浙江明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06-20
一、材料選擇與優化
1.選用強度高的植物墻網架
優先選擇金屬骨架或加厚的塑料網架,避免使用易變形的PVC或普通塑料網架。對于大型植物墻,建議采用金屬骨架,其承重能力和耐久性更佳。
2.提升仿真植物材質韌性
選擇添加抗老化劑的PE或PVC材質仿真植物,這類材料在長期使用中不易脆化。例如,優質PE材質的仿真植物在-20℃至60℃環境下仍能保持柔韌性。避免使用厚度低于0.3mm的薄片材質,建議選擇厚度在0.5mm以上的葉片,以增強抗擠壓能力。
二、結構設計優化
1.合理規劃安裝骨架時的間距
骨架間距應控制在30-50cm之間,確保支撐點分布均勻。例如,對于高度2.5米的植物墻,橫向骨架建議設置5-7根,縱向骨架間距不超過40cm。在轉角或易受力部位增加加強筋,可提升整體結構穩定性30%以上。
2.采用模塊化設計
將仿真植物墻劃分為30cm×30cm至50cm×50cm的單獨模塊,每個模塊配備單獨的骨架網格。模塊化設計可使局部受力分散,避免擠壓導致整體變形。模塊間預留2-3mm伸縮縫,適應溫度變化引起的熱脹冷縮。
三、安裝工藝規范
1.精確定位與固定
使用激光水平儀確保骨架垂直度誤差≤2mm/m,水平度誤差≤1.5mm/m。安裝時先固定頂部骨架,再逐層向下安裝,避免累積誤差。
膨脹螺栓間距控制在60-80cm,深度≥8cm(混凝土墻面)或≥10cm(空心磚墻面),確保固定牢固。
2.植物分布優化
遵循“上疏下密”原則,頂部植物密度控制在60-70%,底部可增至80-90%,避免頂部過重導致下垂。大型仿真植物(如仿真棕櫚葉)應安裝在骨架交叉點附近,利用結構支撐分散重量。
四、日常維護與管理
1.定期檢查與調整
每季度檢查骨架連接件是否松動,特別是轉角和接縫處。發現變形超過5mm的部件應立即更換。使用紅外測溫儀監測墻面溫度,夏季高溫時段(>35℃)可開啟通風設備降低熱應力。
2.清潔與防護
每月用軟毛刷清理植物表面灰塵,避免積塵增加重量。禁止使用高壓水槍沖洗,以防破壞葉片結構。在人流密集區域(如商場中庭)設置1.2米高防護欄,減少人為碰撞風險。
本回答由 浙江明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