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室共用數控風閥技術。性能表采用錐形滑閥,工作可靠,故障率降低70%,能耗小,可滿足不同媒質的分選需要,提高處理能力20%以上。結構更加合理,便于運輸和安裝,設備載荷減小30%。功率降低70%以上。1850~1864年逐步將圓形活塞改為矩形活塞,跳汰機的機底也由過去的平底發展成為半圓形和角錐形。1875年出現縱向排料的兩段人工床層跳汰機,洗選<10mm級末煤。這種跳汰機不設排料閘門,全靠人工床層透篩排料。1878年開始采用差傳動機構的活塞跳汰機,突破傳統的洗水脈動正弦周期,出現非對稱周期。活塞跳汰機的跳汰周期調整困難,對原煤性質變化適應能力差。另外運動部件磨損較嚴重,往往導致洗選效果下降,發展受到限制。但由于這種跳汰機結構簡單,易于掌握,因此仍有采用。對跳汰機結構來說,具有意義的是1891~1892年出現的鮑姆跳汰機即無活塞跳汰機。它將跳汰機洗水脈動方式有機械產生的脈沖改為壓縮空氣產生的脈沖,這樣不僅有利于擴大跳汰機分選面積,而且洗水脈動參數也易于調整,給跳汰機的操作提供了方便,同時對于提高跳汰機的處理能力和改善分層效果創造了有利條件。跳汰機在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煤炭分選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內蒙古洗煤跳汰機安裝
SKT系列跳汰機為數控氣動立式滑動風閥、篩下空氣室結構,該跳汰機廣泛應用于分選原煤或中間產品,可將原煤分選成精煤、中煤和矸石三個產品。既適用于分選0~100毫米不分級煤,也適用于0~13毫米末煤或13~100毫米塊煤。本機主要由風閥系統、機體、排料裝置、控制柜組成。為適應工藝布置的需要,跳汰機設計有左、右兩種安裝形式。順煤流方向看,風閥在機體左側者為左裝,風閥在機體右側者為右裝。順煤流方向看,風閥在機體左側者為左裝,風閥在機體右側者為右裝內蒙古洗煤跳汰機安裝通過跳汰機的振動作用,不同密度的物料在篩面上得到有效分離。
在實際操作時有兩點應該注意:一是在同一段中,各分室的風閥周期特性要保持一致,否則床層運動不協調。二是要注意檢查旋轉風閥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正確的轉動方向,能產生正確的周期,即進氣———膨脹———排氣;相反的轉動方向,則會產生錯誤的周期,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和跳汰機的處理量。電磁風閥調整靈活,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迅速調整風閥的周期特性。隨物料的變化,創造良好的床層松散分層條件,以獲得較好的分選效果。在國內外,為了自動跳汰周期,出現采用電磁風閥的趨勢。
跳汰分選過程中,當煤質相對穩定時,跳汰機的各參數應盡量保持穩定,這樣才能穩定分選效果。其中,風量和水量是一個很重要因素。不僅決定床層的跳動高度(振幅),同時也決定床層的游動性。對風水配合問題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1)原料煤中細粒級物料含量多。這種情況應在保證原料煤完全潤濕的條件下,盡量減小橫沖水,頂水用量應沿跳汰機長度方向逐室降低。在跳汰機前部采用大水和小風,從而防止細粒級物料過早過多透篩;在跳汰機中部可加大風量,使質量較差的細粒物料分層后透篩排出。(2)原料煤中粗粒級質量好,細粒級質量差時,一般的方法是加強透篩,增強吸啜力。對風閥的調整采取進氣時間短,排氣時間長,風量大,水量小的原則。在使用跳汰機時,合理控制給煤量和分選密度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
跳汰機作為選煤機械行業的重要設備,具有一系列明顯的特點,使其在選煤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分選效果好跳汰機通過利用水流產生的脈動和物料自身的重力,能夠有效地將不同密度的物料進行分選。其分選效果穩定可靠,能夠滿足不同煤質和選煤精度的需求。處理能力大跳汰機具有較大的處理能力,能夠連續、高效地處理大量物料。這使得跳汰機成為大型選煤廠和煤炭加工企業的優先設備之一。適應性強跳汰機能夠適應不同煤質和選煤條件的變化。無論是處理易選煤還是難選煤,跳汰機都能夠通過調整操作參數和設備配置來達到比較好的分選效果。跳汰機的處理能力直接影響著煤炭洗選廠的產能,是選煤工藝中的裝備。陜西跳汰機工作原理視頻
針對不同煤質和用戶需求,跳汰機可進行定制化設計,以滿足個性化生產需求。內蒙古洗煤跳汰機安裝
跳汰頻率和跳汰振幅是跳汰過程的重要參數。跳汰脈動水流的振幅決定了床層在上沖期間揚起的高度和跳汰床層的松散條件。床層必須揚起的高度主要與給料的粒度及床層的厚度有關。粒度大、床層厚,就要求床層揚起的高度大,所以要求有較大的水流振幅。頻率只能通過改變風閥的轉速來調整。振幅主要通過改變風壓、風量(調節風門)、風閥的進、排氣孔面積及頻率等加以控制。其中風閥的進、排氣孔面積視風閥結構的不同,有的可以調整,有的則不能調整。一般滑動風閥跳汰機的頻率為50~70次/min。旋轉風閥跳汰機的頻率為40~90次/min。用旋轉風閥跳汰機分選小于50mm的不分級煤時,所用頻率為30~60次/min,振幅約為80~120mm,但中煤段的振幅可適當增大一些。內蒙古洗煤跳汰機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