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熱脂肪桿菌恢復瓊脂培養基(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RecoveryAgar)是一種專門用于滅菌與消毒鑒定試驗的微生物培養基。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點和用途:1.**配方成分**:該培養基的配方包括蛋白胨、牛肉膏粉、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瓊脂。蛋白胨和牛肉膏粉提供氮源、維生素和生長因子;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是可發酵的糖類,作為碳源;瓊脂作為凝固劑。2.**pH值**:培養基的pH值為7.1±0.2(25℃),為嗜熱脂肪桿菌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3.**用途**:主要用于滅菌與消毒鑒定試驗,通過觀察嗜熱脂肪桿菌在該培養基上的生長情況來判斷滅菌和消毒的效果。4.**使用方法**:稱取35g培養基粉末,加入1升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裝三角瓶,然后在115℃下高壓滅菌30分鐘。5.**質量控制**:使用嗜熱脂肪桿菌ATCC7953作為質控菌株,培養條件為56±1℃,24小時,生長率應達到PR≥0.7,表現為生長良好。6.**儲存條件與保質期**:貯存于避光、干燥處,未開封的保質期為三年。7.**注意事項**:在稱量時應注意防塵,佩戴口罩操作以避免呼吸道不適;使用后立即旋緊瓶蓋,避免吸潮結塊;質檢報告可以登錄相關網站下載。血瓊脂基礎2號可用于觀察細菌生長引起的溶血現象,這有助于細菌的鑒定。胰酪大豆蛋白胨瓊脂預裝培養皿
牛津瓊脂(OXA)基礎的pH值對李斯特氏菌的生長有影響。李斯特氏菌的適生長pH值為7.0±0.2(25℃),這與牛津瓊脂(OXA)基礎的pH值相匹配。在這個pH值下,李斯特氏菌能夠良好地生長并表現出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如β-溶血和七葉苷的水解。pH值對微生物生長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影響:1.**酶活性**:許多微生物的代謝酶在特定的pH值范圍內活性高。2.**細胞膜功能**:pH值的變化可能會干擾細胞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廢物的排出。3.**代謝途徑**:pH值的變化可能會改變微生物的代謝途徑,從而影響其生長和繁殖。牛津瓊脂(OXA)基礎中的pH值是通過添加特殊蛋白胨和可溶性淀粉等成分來維持的,這些成分不僅提供碳氮源、維生素和生長因子,還有助于維持培養基的pH值。如果pH值偏離了范圍,可能會抑制李斯特氏菌的生長,或者導致其他非目標微生物過度生長,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為了確保牛津瓊脂(OXA)基礎能夠準確地分離和培養李斯特氏菌,實驗室人員需要仔細控制和監測培養基的pH值。Thayer-Martin選擇性瓊脂平板木糖明膠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酵母浸粉、明膠、木糖、磷酸氫二鈉和酚紅等。
營養瓊脂方瓶(羅氏瓶)通常是指營養瓊脂培養基的一種包裝形式,適合實驗室進行微生物培養使用。營養瓊脂是一種基礎培養基,用于非苛養微生物的培養,以及在生化或血清學測試前的質量控制和純度檢查。以下是營養瓊脂的典型配方:1.**成分**:-蛋白胨:10.0g/L-牛肉膏粉:3.0g/L-氯化鈉:5.0g/L-瓊脂:15.0g/L-終pH值:7.3±0.2(25℃)2.**配制方法**:-稱取33g營養瓊脂培養基粉末,加入10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攪拌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裝到方瓶(羅氏瓶)中,通常分裝量為100mL或500mL。-121℃高壓滅菌15分鐘。3.**使用方法**:-滅菌完成后,取出方瓶并冷卻至大約40-45°C。-如果需要富集,可在滅菌后加入血液或其他生物液體。-在無菌條件下,將培養基倒入無菌的培養皿中或作為液體培養基使用。-培養基凝固后,可將培養皿放置在熱空氣烤箱中,用較低溫度烘烤幾分鐘,以去除使用前培養皿上的任何水分。4.**儲存方法**:-粉末形式的培養基應儲存在10至30°C之間,容器需緊密封閉。-制備好的培養基應在20-30°C的環境中儲存。
DCR培養基是一種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它支持植物細胞、組織的生長和發育。以下是DCR培養基的一些關鍵特點和配制方法:1.**配方組成**:-包含大量元素(如硝酸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鎂、氯化鈣等)、微量元素(如硼酸、硫酸錳、硫酸鋅、硫酸銅、碘化鉀等)、鐵鹽(如硫酸亞鐵、EDTA二鈉)和有機物(如鹽酸硫胺素、鹽酸吡哆醇、煙酸、甘氨酸、肌醇)。2.**配制方法**:-稱取培養基粉末1428.68mg/L,溶于10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加入1ml/L的1000×鈣濃縮液。-使用NaOH或HCl調節pH至5.8-6.2。-115℃高壓滅菌30分鐘。3.**用途**:-主要用于植物組織培養,包括細胞、組織的生長和發育。4.**保存條件**:-2-8°C保存。5.**注意事項**:-避免吸入、攝入或皮膚接觸。-配制過程中應嚴格按配方配制。-pH調節不宜過高或過低。-培養基滅菌后應進行無菌檢查。6.**特別說明**:-不適宜制備高濃度母液,會有沉淀產生。DCR培養基的配方是完全定義的,不含動物衍生成分,從而減少了潛在的影響和免疫反應風險。這種培養基在植物組織培養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研究植物細胞重編程、干細胞和組織工程等領域。由于其營養成分的豐富性,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在血瓊脂基礎2號上能夠迅速生長,并形成明顯的菌落。
使用TCBS瓊脂進行細菌分離實驗的步驟如下:1.**準備工作**:-確保實驗室無菌操作條件,穿戴適當的實驗服和手套。-準備無菌的接種環、涂布器、無菌吸管和移液器等工具。2.**配制培養基**:-按照培養基包裝上的說明,稱取適量的TCBS瓊脂粉末。-將稱取的TCBS瓊脂粉末加入到適量的蒸餾水中,通常為100mL。-將混合物加熱至沸騰,以確保瓊脂完全溶解。3.**冷卻和傾注平板**:-將溶解好的培養基冷卻至50℃左右(避免過熱,以免殺死細菌),此時瓊脂應該仍然是液體狀態。-將冷卻的培養基倒入無菌的培養皿中,一般傾注量為15-20mL/平皿。-等待瓊脂凝固,形成固體培養基平板。4.**接種樣品**:-使用無菌操作,將待檢測的樣品涂布或劃線接種到TCBS瓊脂平板上。-可以使用稀釋涂布法、螺旋接種法或其他適當的接種方法。5.**培養**:-將接種后的平板倒置,放入恒溫培養箱中。-根據實驗要求,通常在36±1℃下培養18-24小時。6.**觀察和選擇菌落**:-培養結束后,觀察平板上的生長情況,記錄不同類型菌落的特征。-選擇性地挑選出特定的菌落,如藍綠色或黃色菌落,這些可能是目標弧菌。
GAM肉湯培養基廣泛應用于菌種的生長、保存和實驗操作。它支持多種微生物的生長,并在菌種冷凍保存中。胰酪大豆蛋白胨瓊脂預裝培養皿
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一種在口腔中發現的細菌,與齲齒的形成有關。它是一種革蘭陽性球菌,常以成對或短鏈狀排列。在胰蛋白胨培養基中和含有95%氮氣及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的環境下生長良好。對于變異鏈球菌的培養,通常使用TSA+5%脫纖維蛋白羊血(血瓊脂平板)作為培養基。在這種培養基上,變異鏈球菌的菌落特征為較小(直徑約1mm)、灰白色、凸起、邊緣不齊、干燥、有α溶血環。在選擇培養基時,需要考慮培養基的pH值、營養成分、氧氣需求和抑制劑等因素,以確保目標細菌能夠在抑制雜菌的同時良好生長。例如,改良愛德華培養基(Edwardmodifiedmedium)是一種常用的培養基,它含有血液、血清或其它營養成分,適合于培養對營養要求較高的細菌,如鏈球菌。在實驗室中,變異鏈球菌的培養和鑒定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包括接種、培養、觀察菌落特征、進行生化試驗和藥敏分析等。通過這些步驟,可以準確地識別和鑒定變異鏈球菌,從而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胰酪大豆蛋白胨瓊脂預裝培養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