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亞硫酸鹽培養基(LactoseSulfiteMedium,簡稱LS)是一種用于產氣莢膜梭菌確認試驗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用途**:-主要用于產氣莢膜梭菌的確認試驗,通過檢測其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能力。2.**成分組成**:-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胰酪胨、酵母膏、氯化鈉、乳糖和L-半胱氨酸鹽酸鹽。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胰酪胨15.0g、酵母膏2.5g、氯化鈉2.5g、乳糖10.0g、L-半胱氨酸鹽酸鹽0.3g,pH值控制在7.1±0.2(25℃)。3.**添加劑**:-每瓶培養基需配套添加焦亞硫酸鈉溶液和檸檬酸鐵銨溶液,每8mL乳糖亞硫酸鹽培養基(LS)需要1支焦亞硫酸鈉和1支檸檬酸鐵銨溶液。這些添加劑用于檢測硫化氫的產生,使菌落呈黑色。4.**配制方法**:-稱取30.3g培養基粉末,加熱溶解于1000mL蒸餾水中,分裝至含有倒置小導管的試管中,每管8mL,121℃高壓滅菌15分鐘,冷卻,臨用前,每管添加0.5mL過濾除菌的焦亞硫酸鈉溶液和0.5mL檸檬酸鐵銨溶液。5.**培養條件**:-將培養基放置于36℃±1℃的厭氧環境中培養18-24小時。6.**結果觀察**:-接種質控菌株如產氣莢膜梭菌(ATCC13124),觀察其生長情況和特征。產氣莢膜梭菌在該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變黑,表明其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能力。SIM培養基主要用于腸道菌科細菌,如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等的鑒定。SCDLP液體培養基基礎 ISO/GB
TYC培養基,即TryptoneYeastCystineMedium,是一種適用于分離口腔中鏈球菌(Streptococcusspp)的選擇性培養基。以下是TYC培養基的特點介紹:1.**成分**:TYC培養基的配方包含胰蛋白胨、酵母膏粉、L-胱氨酸、硫酸鈉、氯化鈉、無水磷酸氫二鈉、碳酸氫鈉和無水乙酸鈉等。這些成分為細菌提供碳源、氮源和必需的營養物質。2.**pH值**:培養基的pH值通常調整在7.3±0.2(25℃),以適應目標細菌的生長需求。3.**選擇性**:TYC培養基中含有的特定成分可以抑制某些非目標微生物的生長,從而有助于目標細菌的分離。4.**應用**:TYC培養基主要用于血鏈球菌的分離,也可以用于其他鏈球菌的培養和研究。5.**制備方法**:通常將TYC培養基的干粉與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混合,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然后進行高壓滅菌,以確保無菌。6.**儲存條件**:TYC培養基通常在常溫、避光、干燥的條件下儲存。7.**質量控制**:在使用TYC培養基時,會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培養基能夠支持目標微生物的生長,并抑制非目標微生物。TYC培養基因其選擇性和適宜的營養成分,在微生物實驗室中被用于特定菌種的分離和鑒定。Endo培養基遠藤瓊脂培養基葡萄糖天冬酰胺瓊脂培養基適用于從土壤中分離放線菌,也可用于培養鏈霉菌,觀察菌落形態特征和色素產生 。
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BismuthSulfiteAgar,簡稱BSA)是一種用于選擇性分離培養沙門氏菌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試驗原理**:-亞硫酸鉍瓊脂培養基通過其成分抑制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但對沙門氏菌的生長沒有影響。沙門氏菌能利用葡萄糖,將亞硫酸鹽還原成硫化物并與硫酸亞鐵反應,使得菌落呈黑色,此外還可以將鉍離子還原成金屬鉍,使菌落呈現金屬光澤,從而使沙門氏菌得到分離。2.**培養基配方**:-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牛肉粉、葡萄糖、硫酸亞鐵、亞硫酸鉍、磷酸氫二鈉、亮綠和瓊脂。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蛋白胨10.0g、牛肉浸粉5.0g、葡萄糖5.0g、硫酸亞鐵0.3g、磷酸氫二鈉4.0g、瓊脂15.0g、亞硫酸鈉6.0g、檸檬酸鉍銨2.0g、煌綠0.025g、純化水1000mL,pH值為7.5±0.2。3.**使用方法**:-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為即用型成品平板,拆包即可使用,注意無菌操作。培養基中的檸檬酸鉍銨和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物,培養基呈渾濁狀,有黑色沉淀,搖勻后倒平板使用即可。4.**儲存條件與保質期**:-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應儲存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見包裝。
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球菌,常見于人類口腔,與齲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它在特定的培養基中生長,形成獨特的菌落特征。以下是變異鏈球菌培養基的一些特點:1.**培養條件**:變異鏈球菌在含有5%CO2的環境下生長良好,通常在血平板上進行培養。2.**菌落特征**:在血瓊脂平板上,35℃培養18-24小時后,變異鏈球菌形成較小(直徑約1mm)、灰白色、凸起、邊緣不齊、干燥的菌落,伴有α溶血環。3.**生化反應**:變異鏈球菌的觸酶試驗陰性,七葉苷試驗陽性,這些生化特性有助于與其他鏈球菌屬細菌區分。4.**藥敏試驗**:變異鏈球菌對青霉素、氨芐西林等藥物敏感,而對夫西地酸、氨基糖苷類等天然耐藥。5.**培養基選擇**:TSA+5%脫纖維蛋白羊血(血瓊脂平板)是常用的培養基,有助于觀察菌落特征和進行菌株鑒定。6.**保存條件**:斜面菌種和安瓿瓶凍干菌種應在2-8°C保存,西林瓶菌種請置于-20°C保存,甘油請置于-80°C。7.**應用范圍**:變異鏈球菌的培養基主要用于科學研究、工業應用以及非醫療目的,不可用于人類或動物的臨床診斷。這些特點使得變異鏈球菌培養基成為研究和診斷口腔健康問題的重要工具。胡蘿卜浸出液來源于天然植物,這種培養基被認為是一種較為自然的培養環境,適合于研究微生物的特性。
除了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適合用于厭氧微生物培養的培養基還包括以下幾種:1.**皰肉培養基**:這種培養基本身就是一個不需特殊設備的厭氧培養法,適合梭狀芽孢桿菌等厭氧菌的培養。2.**硫基乙酸鈉培養基**:通常用于培養厭氧菌,通過加入還原劑來創造無氧環境。3.**牛心腦浸液培養基**:這是一種常用的培養基,可以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環境中的游離氧,以降低氧化還原電勢,從而適合厭氧菌的培養。4.**Hungate厭氧管**:這是一種特殊的厭氧培養技術,使用Hungate厭氧管可以為厭氧微生物提供一個無氧的生長環境。培養基的制備需要在厭氧條件下進行,并且要使用厭氧培養箱和厭氧技術進行接種和培養。5.**厭氧袋(Bio-bag)**:這是一種在塑料袋內造成厭氧環境來培養厭氧菌的方法。塑料袋內裝有氣體發生管、美蘭指示劑管、鈀催化劑管和干燥劑,通過一系列操作在袋內形成無氧環境,然后進行培養。6.**厭氧手套箱(Anaerobicglovebox)**:這是一種大型的密閉金屬箱,箱內通過控制氣體成分(H2,CO2,N2)達到厭氧狀態,適合進行厭氧菌的大量培養和研究。動力吲哚尿素(MIU)培養基基礎是一種用于細菌復合生化試驗的培養基,它允許進行多個試驗的同步進行。亞硫酸鐵多粘菌素B瓊脂基礎
改良番茄汁瓊脂培養皿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干粉成分加入蒸餾水,加熱溶解,校正pH值,然后進行高壓滅菌。SCDLP液體培養基基礎 ISO/GB
改良愛德華培養基(ModifiedEdwardsMedium,M-EMedium)是一種用于微生物學中選擇性分離和培養特定細菌的培養基,特別是設計用于分離和培養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以及其他參與牛乳腺炎的鏈球菌。以下是改良愛德華培養基的一些特點:1.**成分**:通常包含特殊蛋白胨、牛肉浸粉、氯化鈉、瓊脂、七葉苷和結晶紫等。這些成分為細菌提供必要的營養和生長環境,同時提供選擇性壓力,有助于目標細菌的生長。2.**選擇性**:結晶紫和硫酸鹽作為選擇性抑制劑,有助于抑制非目標細菌的生長,使得目標細菌更容易被分離和培養。3.**指示性**:七葉苷作為指示劑,可以被某些細菌水解,產生黑色沉淀,有助于識別特定菌株。4.**應用**:主要用于牛乳腺炎鏈球菌的選擇性分離培養,也可用于其他鏈球菌的分離和鑒定。5.**制備方法**:將培養基粉末溶解在蒸餾水中,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然后進行高壓滅菌。滅菌后冷卻至適宜溫度,加入無菌脫纖維羊血和無菌硫酸亞鉈,充分搖勻后傾注于無菌平皿中。6.**儲存條件**:通常建議在陰涼干燥的條件下儲存,以保持其穩定性和有效性。SCDLP液體培養基基礎 ISO/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