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是一種實驗室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其特點介紹如下:1.**定義**: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是一種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凝固劑(如瓊脂)后,通過加熱溶解并在冷卻后凝固成固體狀態的培養基。2.**成分**:雖然具體的配方可能根據不同的微生物培養需求有所變化,但通常包含營養成分和凝固劑,如瓊脂。3.**應用**: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廣用于微生物的分離、鑒定、保藏、計數及菌落特征的觀察等。4.**凝固劑特性**:理想的凝固劑應具備不被微生物分解、耐高溫滅菌、在微生物生長溫度下保持固體狀態、無毒害作用、透明度好、凝固力強、價格低廉且配制方便的特點。5.**瓊脂特性**:瓊脂作為常用的凝固劑,其主要成分是硫酸半乳聚糖,大多數微生物不能分解利用它。瓊脂的熔點為96℃,凝固點為40℃,因此在一般的培養條件下都呈固體狀態,透明度強。6.**供應商信息**: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的供應商包括上海嘉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1KG/瓶的包裝,價格為880元,并且明確指出不可食用。7.**微生物生長**: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可以成為對微生物進行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固體培養基的表面或內部可以形成孤立的菌落,便于移植和純培養。TSAM培養皿含有胰蛋白胨和大豆胨,這兩種成分富含氮源和碳源,能夠提供細菌生長所需的氨基酸和生長因子。胰蛋白胨-胰蛋白月示-酵母提取物(TTY)培養基
支原體肉湯培養基是一種專門用于支原體的分離和培養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成分組成**:-支原體肉湯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豬胃消化粉、牛肉浸粉、酵母浸粉、氯化鈉、葡萄糖和酚紅。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豬胃消化粉10.0g,牛肉浸粉5.0g,酵母浸粉5.0g,氯化鈉2.5g,葡萄糖5.0g,酚紅0.02g,pH值調至7.6±0.2(25℃)。2.**用途**:-主要用于支原體的分離培養,特別是肺炎支原體。支原體檢查法在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體現,要求使用支原體肉湯培養基培養監測肺炎支原體。3.**培養條件**:-支原體肉湯培養基需要在36℃培養7-14天,觀察培養基變色結果。肺炎支原體可以發酵培養基中的葡萄糖,使培養基的pH值降低,遇指示劑酚紅使培養基變黃。4.**添加劑**:-每瓶支原體肉湯培養基需配套青霉素溶液(80萬IU),每1000ml支原體肉湯培養基溶液中添加1支青霉素溶液(80萬IU),以抑制細菌的生長。5.**培養基靈敏度**:-支原體肉湯培養基和精氨酸支原體肉湯培養基的靈敏度均達到10^9CCU·mL^-1。支原體肉湯基礎和精氨酸支原體肉湯基礎存放于2~8℃有效期為90天。改良NBB肉湯基礎制備SDA時,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稱取各種成分,溶解在蒸餾水中,調節pH值,然后進行高壓滅菌。
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對霉菌生長具有重要影響。霉菌作為一類真核微生物,對環境的pH值有一定的適應范圍,而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通常控制在6.0-6.5之間。這個pH值范圍為霉菌提供了一個接近于中性到微酸性的環境,這與許多霉菌在自然環境中遇到的條件相似,從而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和代謝活動。pH值對霉菌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酶活性**:霉菌體內的許多酶需要在特定的pH值下才能保持比較大活性。pH值的偏差可能會影響這些酶的活性,進而影響霉菌的代謝過程和生長速率。2.**營養物質的可用性**:pH值可以影響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溶解度和離子化狀態,進而影響霉菌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3.**微生物間的競爭**:特定的pH值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而促進其他微生物的生長,這在培養特定霉菌時尤為重要。4.**細胞膜的穩定性**:pH值的極端變化可能會破壞霉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影響其生長甚至導致細胞死亡。因此,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被嚴格控制,以確保霉菌能夠在比較好條件下生長,這對于實驗室中的霉菌培養和研究至關重要。
TCBS瓊脂培養皿是一種選擇性差異培養基,專門設計用于分離和鑒定腸道致病性弧菌,尤其是霍亂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這種培養基的名稱來源于其主要成分:硫代硫酸鈉(Thiosulfate)、檸檬酸鈉(Citrate)、膽汁鹽(Bile Salts)和蔗糖(Sucrose),這些成分共同作用以實現對目標菌種的選擇性生長和鑒別。成分與原理TCBS瓊脂培養皿的主要成分包括:酵母粉和蛋白胨:提供氮源、碳源、維生素和生長因子,支持細菌生長。氯化鈉:提供弧菌嗜鹽生長的比較好的環境,同時形成的高滲透壓抑制其他細菌生長。蔗糖:作為可發酵的碳源,用于檢測細菌的代謝活動。膽酸鈉、牛膽粉、硫代硫酸鈉:與高pH值一起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和大腸菌群的生長。檸檬酸鐵:與硫代硫酸鈉反應,作為檢測硫化氫產生的指示劑。溴麝香草酚蘭和麝香草酚蘭:作為pH指示劑,能夠根據細菌代謝產物改變顏色。瓊脂:作為凝固劑,使培養基凝固成固體狀態。TSA是一種通用培養基,適用于多種微生物的培養,包括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霉菌。
在配制改良高氏二號培養基時,如果遇到成分沉淀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1.**充分溶解**:確保所有成分在加入之前已經充分溶解。對于不易溶解的成分,如瓊脂,需要在加熱條件下不斷攪拌直至完全溶解。2.**調整溶解順序**:根據各成分的溶解特性,調整添加順序。通常先溶解無機鹽和維生素,再加入有機物質。3.**使用輔助溶劑**:對于某些難溶成分,可以考慮使用適當的溶劑或助溶劑來幫助溶解。4.**避免混合沉淀**:在混合不同成分時,要注意避免因成分相互作用而產生沉淀。例如,避免將鈣鹽和磷酸鹽直接混合。5.**控制pH值**:pH值的變化可能會影響某些成分的溶解度,因此在調節pH值時要小心,確保在成分完全溶解后再進行。6.**分步滅菌**:如果培養基中某些成分不耐熱,可以考慮分步滅菌。即先滅菌大部分成分,冷卻后再添加不耐熱的成分。7.**過濾**:如果沉淀物已經形成,可以通過過濾來去除。使用適當孔徑的濾紙或濾網過濾培養基。8.**攪拌**:在溶解和加熱過程中,持續攪拌可以減少沉淀的形成。9.**使用螯合劑**:對于易氧化的成分,如硫酸亞鐵,可以使用螯合劑(如EDTA)來防止沉淀和氧化。SDA的pH值通常在5.6左右,這個pH值范圍適合大多數病原菌的生長。m-HPC瓊脂
制備改良CCD瓊脂培養皿時需要將干粉成分溶解在蒸餾水中,經過高壓滅菌,并在冷卻至45-50℃時加入添加劑。胰蛋白胨-胰蛋白月示-酵母提取物(TTY)培養基
葡萄糖蛋白胨培養皿是一種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它由葡萄糖和蛋白胨作為主要成分,配合其他營養物質和瓊脂制成。這種培養皿廣泛應用于微生物的培養、分離、鑒定和計數。主要成分葡萄糖:作為碳源,提供能量和生長所需的碳元素。蛋白胨:提供氮源,含有氨基酸、維生素和生長因子,促進微生物生長。氯化鈉:維持菌體滲透壓,對某些微生物生長有利。磷酸鹽緩沖系統:維持培養基的pH穩定。瓊脂:作為凝固劑,使培養基凝固成固體狀態,便于微生物在其上生長。用途細菌培養:適用于多種細菌的生長,尤其是革蘭氏陽性菌。分離培養:用于從復雜樣本中分離特定類型的細菌。微生物鑒定:通過觀察菌落的形態、顏色和生長特性來鑒定細菌種類。計數:進行微生物的定量分析,如菌落計數。敏感性測試:通過在培養皿中加入抗生物質,測試細菌對不同抗生物質的敏感性。使用方法按照培養基配方稱取葡萄糖、蛋白胨、氯化鈉、磷酸鹽和瓊脂。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加熱攪拌至完全溶解。調整pH至適宜范圍(通常為中性pH 7.0-7.4)。進行高壓滅菌,通常在121℃下保持15-20分鐘。冷卻至50-60℃,倒入無菌培養皿中,待其凝固。接種待培養的微生物樣本,根據需要進行需氧或厭氧培養。胰蛋白胨-胰蛋白月示-酵母提取物(TTY)培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