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UN與主流物聯網技術的比較】Wi-SUN與ZigBee的主要區別?與ZigBee的功耗比較?Wi-SUN 的包比 ZigBee 的長,代價是什么?比如功耗?Wi-SUN網絡層用的路由協議是什么,和Zigbee 比較有哪些優勢?Wi-Sun主要是廣域覆蓋,單跳距離可達數公里;ZigBee主要用于室內覆蓋,單跳距離一般低于100米。另外兩者采用的協議也有些區別。功耗上兩者在相同傳輸條件下相當。傳輸長包時,相同條件下,丟包率會增加。Wi-SUN 的路由協議是RPL。ZigBee主要用AODV路由協議。RPL是適合IPv6的低功耗協議,能夠較優化路徑,較優化路徑的因素綜合了帶寬、延時、跳數等。AODV沒有考慮IPv6和低功耗設計。智能燃氣表可實現按使用量精確分配取暖費用。需要使用智能電表來實現需求響應。深圳工業物聯網應用Wi-SUN聯盟
Wi-SUN節點入網流程:DIS發送:新節點發送DIS信息請求周圍鄰居節點發DIO消息。鄰居節點發送DIO:周圍鄰居節點收到DIS信息后,調整自己的Trickle定時器,以較快的頻次開始發送DIO信息,DIO信息中就包含節點自身信息,比如RANK、MAC地址等。新節點選擇父節點:新節點收到一個或多個DIO信息,從這些DIO信息中選擇較優的一個,當做自己的父節點。到此這個新節點的上行路由就確定了。以后它有任何需要發給Board Router的信息都先發給它選定的這個父節點,由這個父節點幫忙向上傳輸。新節點發送DAO消息:新節點在選定自己的父節點后,會向這個父節點發送一個DAO消息,告訴父節點自己與它的距離等消息,父節點收到后會把這個DAO消息加上自己的信息,再發送給父節點的父節點,一直向上傳輸到Board Router,隨后Board Router收到DAO消息后就能從中獲取到這個新節點的路由信息了,至此下行路由也就確定了。深圳工業物聯網應用Wi-SUN聯盟Wi-SUN中繼節點功耗大是個問題,沒法電池供電,這個會限制很多實際應用。
Wi-SUN中繼節點功耗大是個問題,沒法電池供電,這個會限制很多實際應用。但可以從應用面去做一些實做上的設計來克服:中繼點上使用較大的電池或可以加小太陽能板模塊來提高其電源容量; 管理中繼節點能協助轉發的葉節點數目; 應用層管理中繼節點轉發的機制,讓轉發的葉節點數據依據管理機制依序轉發。Wi-SUN能不能實現多路轉發?目前是以IPbased 在進行通信,給定 destination后,便透過RPL去進行信號的轉發。傳送失敗后后再進行重傳,若有必要重新尋找路由轉發。并沒有多路轉發的實際操作。但可由根節點做廣播(broadcast)和群發(multicast)。
Wi-SUN無線傳輸技術簡介:Wi-SUN,全稱為Wireless Utility Networks,中文翻譯為智能無線網絡,是一系列基于IEEE 802.15.4為底層協議的標準無線通信網絡的統稱,主要包括Wi-SUN FAN(Wireless Utility Field Area Network)與Wi-SUN HAN(Wireless Home Area Network)。Wi-SUN聯盟成立于2012年,是一個由業界公司組成的全球非營利性組織,全球會員240家以上,Wi-SUN聯盟的使命是利用開放式全球標準IEEE 802.15.4g,致力推動智慧電網以及智慧城市應用的發展性。 Wi-SUN聯盟的發展愿景乃是基于網狀網絡協議IEEE 802.15.4g技術規范,通過測試和認證計劃提供強大的產品連接性,發展Wi-SUN生態系統,實現智能城市和智慧公用通信網路的互操作性。在電池受限條件下,Wi-SUN節點可以選擇較短距離的路由/中繼節點進行傳輸從而節約能量。
Wi-SUN在電池受限的低功耗使用場景下,相比LoRa而言有什么優勢?在電池受限條件下,Wi-SUN節點可以選擇較短距離的路由/中繼節點進行傳輸從而節約能量,而不必像LoRa那樣當組網形成后傳輸距離就確定了(因為只有一跳)。Wi-SUN國內現在可以申請測試了嗎?預計什么時候1m速率及PLC-雙模的產品可以出來?目前還沒有國內的測試機構接洽聯盟商談建立國內測試體系。另外,1Mbps速率的提案屬于FAN1.1范疇。相關討論正在FAN與PHY工作組進行中,會員們請積極參與。Wi-SUN可用于戶外局域網絡,FAN的應用主要面向于大型場域中的設施,如智慧電網、智慧路燈等。深圳工業物聯網應用Wi-SUN聯盟
Wi-SUN甚至具優異的抗干擾能力,因為其自帶主動隨機數跳頻(channel hopping)機制。深圳工業物聯網應用Wi-SUN聯盟
Wi-SUN是在的ISM頻段內運行的技術,無論是其可用的2.4GHz或Sub-GHz頻段都是不需要經由授權的頻段。在公用事業方面,網絡通常由公用事業所有;至于智慧城市的應用所有權則取決于誰擁有基礎設施資產。在一些城市中,街道照明設施為公用事業所有,所以他們想擁有兩種網絡。在另一些城市中,市政當局擁有路燈資產,但他們也會和OEM合作以結合傳感器節點等其他應用。于這種情況下,網絡可以由城市或第三方OEM合作伙伴擁有,管理該網絡的城市或OEM可以引入其他傳感器和合作伙伴,將葉節點(Leaf Node)應用程序添加到現有的街道照明網絡中。深圳工業物聯網應用Wi-SUN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