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是細胞間進行物質運輸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通過調節免疫功能促進一些病癥的增殖,血管新生和一些病癥轉移。與細菌傳染,幫助細菌逃避免疫關系很大,并與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等疾病具有密切關系。外泌體可通過流式、WB(檢測指標有CD9,CD63,CD81)、電鏡觀察、NTA粒徑追蹤等手段檢測,普遍應用于藥物載體、疾病診斷marker、精細醫療、一些病癥治病等方面研究。由于外泌體直徑小,樣本含量低,提取十分困難。已有的外泌體分離方式有密度梯度離心、超濾離心法、免疫磁珠抗體捕獲、商用試劑盒等。但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一種提取方法能同時保證外泌體的含量、純度以及生物活性。外泌體提取:差速離心。差速離心仍然是較常見的外泌體分離技術之一。上海外泌體提取試劑報價
外泌體鑒定:外泌體分離之后,需要經過一系列鑒定才能確定分離的是外泌體。鑒定方法從物理特征到表面分子標志物,多角度進行鑒定。l透射電鏡鑒定法:簡稱TEM,適合外泌體雙層囊膜超微結構觀察,即通常為茶托型或一側凹陷的半球形。l納米顆粒追蹤分析法:簡稱NTA,該方法能保證外泌體原始狀態、檢測速度快,檢測后能提供外泌體粒徑和濃度信息。lWesternblot分子標志物檢測:外泌體標志蛋白包括四跨膜蛋白家族,如CD9、CD63和CD81;細胞質蛋白,如肌動蛋白(Actin)和鈣磷脂結合蛋白(Annexins);使用可截留100KD分子量的膜,通過離心截留上清中的外泌體,截留完成后成都外泌體提取試劑直銷廠家外泌體提取:使用抗體包被珠子的分離不適合從大量樣本中獲得外泌體。
外泌體是一種存在于細胞外的多囊泡體,可通過細胞內吞泡膜向內凹陷形成多泡內涵體,內涵體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其中的小囊泡。外泌體的直徑在40-110nm之間,其中包含RNA、蛋白質、microRNA等多種物質,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腦脊液和母乳等多種體液中。外泌體從發現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雖然較初被認為可能是細胞的“垃圾”,所以才被排出來,但是近年來研究表明外泌體具有功能活性并可進行細胞間信息傳遞。如今,研究已經發現外泌體在抗原提呈細胞中呈遞抗原程中、一些病癥細胞發生的發展、神經細胞信號轉導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利用化合物沉淀將法外泌體沉淀出來。
專利申請利用分離培養人尿液來源細胞并收集培養基來進行體外培養,直接把外泌體從尿液中沉降下來,無須分離培養人尿液來源細胞并收集培養基。人尿液來源細胞的外泌體的獲取方法,是首先分離培養人尿液來源細胞并收集培養基,將人尿液來源細胞的培養基通過0.22微米濾膜過濾,以去除大的細胞殘片以及其它雜質;然后離心除去細胞器,留取上清;再使用可截留100KD分子量的膜,通過離心截留上清中的外泌體,截留完成后,使用PBS對膜進行洗脫即得到外泌體濃縮液。由于外泌體是一個大小約幾十納米的囊狀小體,大于一般蛋白質。
人體內多種細胞及體液均可分泌外泌體,包括內皮細胞、免疫細胞、血小板、平滑肌細胞等。當其由宿主細胞被分泌到受體細胞中時,外泌體可通過其攜帶的蛋白質、核酸、脂類等來調節受體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外泌體介導的細胞間通訊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一是外泌體膜蛋白可以與靶細胞膜蛋白結合,進而靶細胞細胞內的信號通路。二是在細胞外基質中,外泌體膜蛋白可以被蛋白酶剪切,剪切的碎片可以作為配體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從而細胞內的信號通路。有報道稱一些外泌體膜上蛋白在其來源細胞膜上未能檢測出。三是外泌體膜可以與靶細胞膜直接融合,非選擇性的釋放其所含的蛋白質、mRNA以及microRNA。通過密度梯度離心,樣品中的外泌體將在1.13-1.19g/ml的密度范圍富集。貴陽正規外泌體提取試劑產品介紹
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細胞間信息傳遞系統,影響細胞的生理狀態并與多種疾病的發生與進程密切相關。上海外泌體提取試劑報價
具體步驟是:以下所有步驟都在4℃下進行,1、300×g10min,棄沉淀,去除細胞2、2000×g20min,棄沉淀,去除死細胞3、10,000×g30min,棄沉淀,去除細胞碎片等亞細胞成分4、10,000×g70min,棄上清,沉淀即為外泌體5、PBS(每10ml細胞培養液用30mlPBS重懸)清洗沉淀物,混勻,10,000×g70min6、lmlPBS溶解沉淀(外泌體),立即使用或置于-80℃備用。7、一般超速離心法會結合密度梯度離心,這樣得到的外泌體更純,具體做法第4步后蔗糖梯度離心,10,000×g70min,以去除密度大于1.21g/ml的顆粒。優點是:成本低,操作簡單,獲得的囊泡數較多。缺點是:耗時耗力(需用時8-30h,并且每次只能處理6個樣本),獲得的外泌體純度不是很高,高速及重復離心也會對外泌體產生很大的傷害,并且不適用于如血漿和血清等粘性液體生物樣本。上海外泌體提取試劑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