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電子整機不斷向小型化、大容量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方向發展。MLCC也隨之迅速向前發展:種類不斷增加,體積不斷縮小,性能不斷提高,技術不斷進步,材料不斷更新,輕薄短小系列產品已趨向于標準化和通用化。其應用逐步由消費類設備向投資類設備滲透和發展。移動通信設備更是大量采用片式元件。隨著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MLCC的發展方向呈現多元化:1、為了適應便攜式通信工具的需求,片式多層電容器也正在向低壓大容量、超小超薄的方向發展。2、為了適應某些電子整機和電子設備向大功率高耐壓的方向發展(通信設備居多),高耐壓大電流、大功率、超高Q值低ESR型的中高壓片式電容器也是目前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3、為了適應線路高度集成化的要求,多功能復合片式電容器(LTCC)正成為技術研究熱點。陶瓷電容器品種繁多,外形尺寸相差甚大從0402(約1×0.5mm)。廣東電容器規格
共燒技術(陶瓷粉料和金屬電極共燒),MLCC元件結構很簡單,由陶瓷介質、內電極金屬層和外電極三層金屬層構成。MLCC是由多層陶瓷介質印刷內電極漿料,疊合共燒而成。為此,不可避免地要解決不同收縮率的陶瓷介質和內電極金屬如何在高溫燒成后不會分層、開裂,即陶瓷粉料和金屬電極共燒問題。共燒技術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技術,掌握好的共燒技術可以生產出更薄介質(2μm以下)、更高層數(1000層以上)的MLCC。當前日本公司在MLCC燒結設備技術方面早于其它各國,不僅有各式氮氣氛窯爐(鐘罩爐和隧道爐),而且在設備自動化、精度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廣東電容器規格MLCC成為使用數量較多的電容。
MLCC是陶瓷電容器的一種,也可稱為片式電容器、多層電容器、多層電容器等。MLCC是由印刷電極(內電極)交錯堆疊的陶瓷介質膜,經一次高溫燒結形成陶瓷電子元件,再在電子元件兩端封上金屬層(外電極),形成單片結構,故也可稱為單片電容器。簡單平行板電容器的基本結構是由一個絕緣的中間介質層加上兩個外部導電的金屬電極組成,而MLCC的結構主要包括三部分:陶瓷介質、金屬內電極和金屬外電極。在結構上,MLCC是一個多層層壓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幾個簡單平行板電容的平行體。
用過液體電解電容的玩家可能知道一件事。如果長時間使用液體電解電容器,它們的使用壽命將不會持久。一旦使用壽命達到失效,很容易。雖然是,但也沒那么可怕,只是因為后電解液溢出來了。但是當它爆裂的時候,你會聽到轟的一聲,聽起來很可怕。所以固態電容的優勢在于穩定性好,阻抗低,環保。液體電解電容具有性價比高、耐壓高的優點。如果不看價格,那么固體電容器其實比液體電解電容器好很多。因為液體電解電容失效時容易炸,所以頂部往往有“K”或“的防爆槽,而固體電容通常沒有。MLCC 產業的下游幾乎涵蓋了電子工業全領域,如消費電子、工業、通信、汽車等。
一般來說,它是一個去耦電容。或者數字電路通斷時,對電源影響很大,造成電源波動,需要用電容去耦。通常,容量是芯片開關頻率的倒數。如果頻率為1MHz,選擇1/1M,即1uF。你可以拿一個大一點的。比較好有芯片和去耦電容,電源處應該有,用的量還是蠻大的。在一般設計中,提到通常使用0.1uF和10uF、2.2uF和47uF進行電源去耦。在實際應用中如何選擇它們?根據不同的功率輸出或后續電路?通常并聯兩個電容就夠了,但在某些電路中并聯更多的電容可能會更好。不同電容值的電容器并聯可以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保證較低的交流阻抗。在運算放大器的電源抑制(PSR)能力下降的頻率范圍內,電源旁路尤為重要。電容可以補償放大器PSR的下降。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這種低阻路徑可以保證噪聲不進入芯片。電容兩極間的絕緣材料,介電常數大的(如鐵電陶瓷,電解液)適合于制作大容量小體積的電容,但損耗也大。廣東電容器規格
陶瓷電容較坑的失效就是短路了,一旦陶瓷電容短路,產品無法正常使用,危害非常大。廣東電容器規格
類陶瓷電容器類穩定陶瓷介質材料,如美國電氣工程協會(EIA)標準的X7R、X5R和中國標準的CT系列(溫度系數為15.0%),不適用于定時、振蕩等溫度系數較高的場合。然而,因為介電系數可以做得非常大(高達1200),所以電容可以做得相對較大。一般1206貼片封裝的電容可以達到10F或者更高;類可用的陶瓷介質材料如美國電氣工程協會(EIA)標準的Z5U、Y5V和中國標準的CT系列低檔產品(溫度系數為22%、-56%的Z5U和22%、-82%的Y5V),這種介質的介電系數隨溫度變化很大,不適用于定時、振蕩等高溫度系數的場合。但由于其介電系數可以做得很大(可達1000~12000),電容比可以做得更大,適用于一般工作環境溫度要求(-25~85)的耦合、旁路和濾波。一般1206表貼Z5U和Y5V介質電容甚至可以達到100F,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取代鉭電容的有力競爭者。廣東電容器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