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密封圈材質種類及O型圈配方設計:1.、FLS氟硅橡膠密封圈:其性能兼有氟素橡膠及硅橡膠的優點,耐油、耐溶劑、耐燃料油及耐高低溫性均佳。能抵抗含氧的化合物、含芳香烴的溶劑及含氯的溶劑的侵蝕。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50~200℃。2、EPDM三元乙丙橡膠密封圈: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臭氧性、耐水性及耐化學性。可用于醇類及酮類,還可用于高溫水蒸氣環境之密封。一般使用溫度范圍-55~150℃。3.CR氯丁橡膠密封圈:耐陽光、耐天候性能特別好。不怕二氯二氟甲烷和氨等制冷劑,耐稀酸、耐硅脂系潤滑油,但在苯胺點低的礦物油中膨脹量大。在低溫時易結晶、硬化。適用于各種接觸大氣、陽光、臭氧的環境及各種耐燃、耐化學腐蝕的密封環節。不建議使用于強酸、硝基烴、酯類、氯仿及酮類的化學物之中。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55~120℃。無錫鼎正新材料是一家專業提供O型圈的公司,期待您的光臨!滁州金屬O型圈
橡膠密封圈材質種類及O型圈配方設計:1.SIL硅橡膠密封圈:具有較佳的耐熱、耐寒、耐臭氧、耐大氣老化性能。有很好的絕緣性能。但抗拉強度較一般橡膠差且不具耐油性。適用于家用電器如電熱水器、電熨斗、微波爐等。還適用于各種與人體有接觸的用品,如水壺、飲水機等。不建議使用于大部份濃縮溶劑、油品、濃酸及氫氧化鈉中。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55~250℃。2.VITON氟素橡膠密封圈:耐高溫性優于硅橡膠,有較佳的耐候性、耐臭氧性和耐化學性,耐寒性則不良。對于大部份油品及溶劑都具有抵抗能力,尤其是酸類、脂族烴、芳香烴及動植物油。適用于柴油發動機、燃料系統及化工廠的密封需求。不建議使用于酮類、低分子量的酯類及含硝的混合物。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20~250℃。南昌汽車O型圈O型圈,就選無錫鼎正新材料,用戶的信賴之選,歡迎您的來電哦!
纏繞式墊片:(1)纏繞式墊片的適用范圍①石化行業SH3407-2013規定的公稱壓力范圍為PN1.0~25.0MPa,溫度范圍為:不銹鋼帶和特制石棉帶纏繞墊片-50~500℃;不銹鋼帶和柔性石墨帶纏繞墊片-196~800℃(氧化性介質≤600℃);不銹鋼帶和聚四氟乙烯帶纏繞墊片為-196~200℃。②化工行業標準HG20160-2009規定纏繞式墊片適用于公稱壓力PN1.6~16.0MPa,溫度范圍為:不銹鋼帶和特制石棉帶纏繞墊片的較高溫度為500℃;不銹鋼帶和柔性石墨帶纏繞墊片的較高溫度為650℃(氧化性介質≤450℃);不銹鋼帶和聚四氟乙烯帶纏繞墊片的較高溫度為200℃。
板式熱交換器橡膠墊片密封原理:1.應力松弛取決于橡膠墊片的配方和硫化程度墊片制作得不好,交聯密度低,應力松弛速率就高,墊片使用壽命就短。但提高交聯密度雖然可以改善應力松弛,卻降低了橡膠的撕裂強度,結果就造成橡膠墊片在高應力下的破裂。密封應力是溫度的函數,不同的橡膠對溫度的依賴性不一樣。氟橡膠的密封應力對溫度表現出很強的依賴性,因而安裝了氟橡膠墊片的板式換熱器就可能發生冷泄漏。2.橡膠墊片的物理性能也非常強烈地依賴于溫度除了應力松弛以外,橡膠墊片的另一個經常被人們忽視的特性是,物理性能也非常強烈地依賴于溫度。在高溫下,橡膠墊片的扯斷強度撕裂強度和硬度等都會降低,雖然不同品種的橡膠墊片降低幅度不一樣,但假如這時墊片受到壓縮并超過其極限強度,墊片就可能發生機械損壞,如壓碎等。洛陽密封件O型圈,請聯系無錫鼎正新材購買。
O 型圈的密封原理:O 型圈作為一種極為常見的密封元件,其密封原理基于橡膠材料的彈性形變特性。當 O 型圈被安裝在密封槽內,它的截面會受到接觸壓縮應力,從而產生彈性變形,對接觸面形成初始接觸壓力。在靜密封狀態下,沒有介質壓力或者壓力較小時,依靠自身彈性力就能實現密封。一旦容腔內充入有壓力的介質,O 型圈在介質壓力作用下,會移向低壓側,彈性變形進一步加大,填充和封閉間隙,此時作用于密封副偶合面的接觸壓力大幅上升,確保實現無泄漏的密封。在動密封中,比如液壓轉動、氣動元件的往復運動密封場景,O 型圈不僅靠自身彈性力,運動過程中與密封面摩擦形成的液體薄膜,也對滑移面產生附著力,起到潤滑和輔助密封的作用 。O型圈,就選無錫鼎正新材料,用戶的信賴之選,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濱州充氣O型圈
O型圈,就選無錫鼎正新材料,用戶的信賴之選,有需求可以來電咨詢!滁州金屬O型圈
O形橡膠密封圈工作環境復雜多樣,就要求其膠料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在液壓系統中,要求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溫性、低的壓縮長久變形和一定的拉伸強度。作為動態密封,除了具有要求之外,膠料還應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用于特殊介質的密封則要求膠料在介質中的體積變化和硬度變化較小。總之,配方設計應根據具體的工作條件、介質種類、使用溫度、工作壓力和應用狀態等綜合考慮。O形橡膠密封圈的制作方法還是主要用過模壓法生產為主,其中模壓制品的硫化方法主要有平板模壓、傳遞模壓和注射模壓三種。平板模壓法歷史悠久。傳遞模壓約在20世紀50年代前后開始使用,而往射模壓則自60年代起逐步由塑料工業進人橡膠工業。當前發展趨勢是逐步發展注壓法,但由于各自適應的范圍不同。三者共存并獲得發展仍是現實。O形密封圈按其特點仍以平板模壓為主要成型方法。滁州金屬O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