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雀舌。大多數雀舌都屬綠茶類,獨有“武夷雀舌”屬于烏龍茶類。因其干茶白霜密集,又名“白毛尖”,是武夷名叢。因其葉片細小精致,酷似麻雀的舌頭,故被稱為“武夷雀舌”。由于種植面積小產量低,市場上不多見,尤其彌足珍貴,是武夷巖茶中特色、價格昂貴、的珍稀品種之一。“武夷雀舌”是“大紅袍”的改良品種。“武夷雀舌”是武夷巖茶“大紅袍”的改良繁殖品種。據調查證實,其原產于“大紅袍”母樹群的“九龍窠”。在八十年代初,科研人員從六株“大紅袍”母樹中,有性繁殖選育而成,是名副其實的“大紅袍”家族成員,是貨真價實的“大紅袍”的后代。它屬于無性系、灌木型、小葉種、晚生種、過了春天才發芽,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摘。“武夷雀舌”的品質特征。外形:條索纖細緊結細小、色澤深沉烏綠黑褐、油潤起霜。香氣:香高氣揚花果香、濃郁突出梔子花香、焙火香熟栗香、乳香茅根香甘蔗香。湯色:橙黃清澈飽滿。滋味:入口微澀很快轉柔化甘、總體口感醇和豐滿順滑、溫潤綿柔甘甜、層次感質感較強、回甘持久齒頰留香、巖韻悠長冷香幽遠。葉底:綠葉紅鑲邊,微帶有焙火香、棕葉香。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奇種武夷巖茶耐泡
海拔1200米左右。環境獨特,種植水仙歷史悠久,許多老茶樹與竹林共生,與溪澗為伴,得天獨厚的環境滋養,樹齡都在百年左右,擁有了獨有的“竹韻”、“蘭香”與青苔味和老樅味。吳三地百年老樅入口甘醇度高,青苔粽葉香舒適悠遠,高山韻味足,四五泡木質味厚重濃郁,茶湯細膩順口,隱約有淡淡的蘭花香,湯水甘甜度極好,舌苔清涼,六泡后,粽葉味,樅味明顯,而且持久,甘美如露。九泡其味猶存!二、三仰峰三仰峰在武夷山風景區內,海拔,武夷巖茶中心區域保持古老的水仙茶樹,是早一批移栽武夷山的水仙茶樹。三仰峰是武夷九十九巖排一位的茶山,茶園古老幽靜,老樹上從根莖到樹葉都布滿青苔。在武夷山市區或星村鎮都可望見它那巍巍的雄姿:三個丹壁簇翠的峰頭,層層迭起,昂首向東。三仰可分為大仰、二仰、小仰,高者為大仰,次者為中仰,再其次為小仰,故名。仰望三仰峰,宛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形為旌旗招展,駿馬凌空,十分雄偉壯觀,由慧苑或小桃源均可登臨。三仰峰老樅水仙香氣以沉穩的木質香和沉香為主,滋味豐富,水厚重,茶湯較烈,濃度高,茶氣很足,甘醇度很高,滑稠,喝完口齒留香。三、慧苑坑慧苑坑在景區深處,是幾大坑和幾大澗的交匯處。武夷山雀舌武夷巖茶哪款好巖茶的香氣宜人,讓人心情愉悅。
福鼎白茶就是用產自福鼎“華茶1號”或“華茶2號”茶樹的芽葉,不炒不揉,特殊工藝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湯色杏黃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質特點。根據采摘芽葉的不同,白茶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新工藝白茶等,近年來,根據市場需要又推出緊壓白茶等。福鼎大白茶樹高1.5—2米,幅寬1.6—2米,樹勢半開張,為小喬木型。分枝較密,節間尚長。樹皮灰色。葉橢圓形,先端漸尖并略下垂,基部稍鈍,葉緣略向上。通常大12×5.4厘米,長寬比平均為2.2。葉色黃綠、具光澤。側脈明顯,7—11對。鋸齒較整齊、明顯,27—38對。葉肉略厚,尚軟。一芽二葉長5.1厘米,百芽重23克。花型較大,雄蕊低于雌蕊,盛花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花量多,結果率高,茶子大而飽滿。發芽期在3月上旬,11月中旬停止生長。生長期全年達8個月。生長勢旺盛,抗逆性強,耐旱亦耐寒,雖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凍。繁殖力強,壓條、扦插發根容易,成活率高達95%以上。產量比當地菜茶高。制成紅茶、綠茶、白茶品質均佳。采制銀針以芽潔白肥壯、茸毛多為特色。
成就了這份茶的出色。這里簡單說明一下。在巖茶里,分為正巖茶、半巖茶以及洲茶,外山茶這里就不再說了。正巖茶是指武夷山景區內,其中又以“三坑兩澗”為出名;半巖是指景區周邊地區;而洲茶則是武夷山平原上的茶。這是目前對正巖、半巖及洲茶的劃分,已經比以前有了區域上的擴大。陸羽《茶經》中說“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正巖茶和半巖茶之所以等級更高,跟土壤的成分有著密切關系。而所謂巖茶中的“巖韻”,也跟生長環境密不可分。“巖骨花香”是人們對巖茶的美譽,而這份半巖肉桂,恰巧很好的印證了這四個字。當然,肉桂茶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傲嬌,如果出水不夠及時,悶泡后的肉桂就會有些苦。遇到不喜歡濃茶的人,是要對它產生誤解的。95度水溫,2-3秒的出湯時間,這份肉桂會展現出它獨有的魅力(如果水質足夠好,100度水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水質硬,則適當降低溫度,更能泡出好喝的茶)。它,適合巖茶的入門學者,因為平易近人,巖茶從它開始,不會“誤入歧途”;它,適合老茶客的日常口糧,因為特點明顯,即使品過正巖肉桂,也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落差”。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雨任平生。 巖茶的沖泡方式簡單易學,即使是新手也能夠輕松享受到美味。
唐代陸羽著的《茶經》引用隋代的《永嘉圖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陳椽、張天福等茶業行家考證,白茶山就是太姥山。說明早在隋唐,白茶就已出現。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宋代呂氏家族墓的發掘中,發現了銅質渣斗里有30多枚白茶芽頭,據推斷,這些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葉來源于福建福鼎。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記載:“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且斷火氣耳。況作人手器不潔,火候失宜,皆能損其香色也。生曬茶淪于甌中,則旗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田藝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銀針的制法——生曬,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觸茶葉,制作的功力不足茶葉的香氣就會受損,白毫銀針泡在甌中,條條銀針直立,湯色鮮明。 巖茶獨有的陳香,令人無法抗拒。福建武夷巖茶客服電話
巖茶濃香四溢,醇厚順滑。奇種武夷巖茶耐泡
福鼎白茶的保存方法: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藥用價值越高。但是正確的福鼎白茶的保存方法才能保證其價值不變甚至越來越高。那福鼎自茶的保存方法是如何的呢?1、福鼎白茶保存環境宜密封、陰涼、干燥、避光、無異味、無污染。2、福鼎白茶的含水量高,保存前應該先用生石灰吸濕,在存儲密封干燥的容器里3、家庭存儲法是先將福鼎白茶用錫紙袋密封包裝后,在置于密度高、有一定強度、無異味的密封所料袋中。如果短期內(20天)內喝完放在干燥陰涼處即可,如果長期保存(一年以上),則需置于冰箱中(茶葉單獨存儲),可是茶葉保持方向如初色澤如新4、福鼎白茶的干茶質地疏松,孔隙較多,具有極強的吸附性,因此要遠離化妝品、樟腦丸等散發性氣味物品,要單獨存放,否則吸附異味的茶湯會很難喝。 奇種武夷巖茶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