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局部放電脈沖信號是一個很微弱的信號,現場電磁干擾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很大的誤差,因此很難準確測量。為了提高測量精度,除上述抗干擾措施外,局放儀還應采取以下措施:(1)試驗中使用的設備應盡量使用無暈設備,特別是試驗變壓器和耦合電容Ck。(2)局部放電測試儀濾波器性能好,電源與測量電路高頻隔離。(3)局部放電測試儀的試驗時間應盡量選擇在干擾較小的時間,如夜間。(3)放電試驗線耦合引入外部干擾源,如高壓試驗、附近開關操作、無線電發射引起的靜電或磁感應和電磁輻射,誤認為是放電脈沖。如果不能去除這些干擾信號源,則應對試驗線進行處理,使其表面光潔度好,曲率半徑大,并進行屏蔽。設計良好的薄金屬皮、金屬板或鋼絲鋼需要屏蔽。有時樣品的金屬外殼應用作屏蔽。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建造一個屏蔽實驗室。局部放電測試儀的外殼有輕微破損,是否會影響儀器性能?GIS局放性能
GZPD-4D系統的功能特點
5.7采集單元、通訊單元內置可充電電池并采用低功耗設計,可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方便戶外使用;也可外接充電寶或220V/AC。5.8支持脈沖波形、波形頻譜、PRPD圖譜、TF-Map、3-PARD(三相幅值相關法的英文簡稱)、放電基本參數(放電幅值、相位、頻次等)實時顯示。5.9采用濾波電路、數字濾波器、TF-Map篩選、分組篩選四重抗干擾技術,及LPF、HPF及BPF等多種帶寬選擇功能。5.10GZPD-4D系統的操控及監測數據分析軟件一體化設計,支持一鍵式安裝。5.11可調參數**小化,便于現場快速設置及采集,自動更新參數后采集及存儲數據。5.12具備采集的監測數據自動保存、回放、趨勢分析、歷史查詢等功能。5.13內置高壓電纜典型放電類型數據庫及**識別系統,結合神經網絡、放電特征參量實現絕緣缺陷類型識別。5.14采用分布式組網技術(如下圖5.1所示),支持32個采集單元(可擴展)同步開展15km的高壓電纜局部放電信號的3通道同步實時監測;高可靠、安全性的云服務器,支持高速網絡包收發、海量數據存儲及多客戶端訪問,技術人員和**可隨時提供技術支持。 電氣設備局放檢測國家標準局部放電相關的產品。
局部放電控制的重要性是什么?根據IEEE所做的研究;在中壓和高壓系統中發生的大部分故障(80%)是由局部放電引起的。它通常被視為持續時間小于1微秒的脈沖。盡管脈沖持續時間很短,但脈沖期間釋放的能量會導致導體周圍的絕緣材料劣化。如果不加以檢查,可能會導致絕緣故障。局部放電可能由于老化引起的劣化、熱應力或過大的電應力、錯誤的安裝、錯誤的工藝或錯誤的設計而發生,即使在正常操作條件下使用或傳輸高壓的設備和材料也是如此。由于其在絕緣材料中的進步和生長,它可能會充分削弱絕緣,并導致三相系統中的相間或相間短路。
四、GZPD-23D系統的功能特點GZPD-23D系統集成高性能數據采集單元、無線傳輸、邊緣計算、分布式組網、故障數據庫等先進技術理念,根據發生局部放電時產生的物理信號,采用AE法、UHF法實現局部放電信號的聯合監測,并基于相對幅值法或時間差法實現閃絡定位,協助電氣作業人員快速的定位故障點并開展針對性的設備檢修。4.1局部放電監測:◆新GIS投運前、老GIS大修后的耐壓試驗同步局部放電監測與分析;◆帶電運行GIS有疑似缺陷或重大保電期的局部放電短時在線監測與分析。4.2擊穿局部放電源的定位:◆在耐壓試驗(含凈化試驗)過程中,應盡可能使用擊穿局放定位技術。◆GZPD-23D系統基于相對幅值法或時間差法實現局放源和閃絡定位。4.3傳輸方式靈活:GZPD-23D系統網絡層具備有線、無線(WIFI、4G/5G等)的通訊方式,滿足長距離監測需求,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監測效率。4.4感知層的智能感知單元內置授時模塊,保證各單元高精度同步。局部放電測試過程中,若儀器死機,應如何重啟?
1.2.1高壓電纜的應用情況交聯聚乙烯高壓電纜因其具有導電性能高、輸送容量大、重量輕、運行維護方便等優點,全國的高壓電纜線路絕大部分使用了該類型的高壓電纜。1.2.2高壓電纜故障高壓電纜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產品質量和施工質量,其中高壓電纜附件占故障總量的90%,薄弱環節表現在高壓電纜終端頭和中間接頭,主要是設計不良、材料選擇不當、安裝制作工藝不良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1.2.3高壓電纜開展局部放電監測的必要性《GB50150-201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要求新竣工的高壓電纜在投運前需要進行耐壓試驗,高壓電纜交流耐壓等效電路如下圖1.1所示,用C1、C2、C3組合模擬被試高壓電纜的各個絕緣部件,在試驗過程中C1、C2、C3同時承受高壓的考驗。局部放電產生的檢測信號很弱,*為微伏量級。振蕩波局放監測技術如何
局部放電測試儀的測試精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GIS局放性能
局部放電監測。是一種放電,它發生在兩個導電電極之間的絕緣部分,但不會完全橋接間隙。局部放電是在絕緣系統不連續時引起的,作為一般的“經驗法則”,局部放電將發生在電壓為3000V及以上的系統中,但應注意局部放電可能發生在較低的電壓下電壓比這個。局部放電可能發生在固體絕緣材料(紙、聚合物等)的空隙中,沿著多層固體絕緣系統的界面,液體絕緣材料中的氣泡或氣體中的電極周圍(電暈放電)。局部放電活動可以在高壓設備的正常工作條件下開始,其中絕緣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由于熱或電過應力或由于安裝不當而過早老化。局部放電還可以傳播并發展成電樹和界面電痕,直到絕緣減弱到完全失效,擊穿接地或三相系統的相之間。根據絕緣系統的不連續性及其位置,故障可能需要幾個小時到幾年的時間才能追蹤到完全接地或相間故障。GIS局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