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手術刀的原理是機械共振。共振是指當外部激勵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發生的常見振動現象。共振在建筑或固體力學中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在結構設計中,需要盡量避免共振。而超聲波手術刀的操作主要依靠共振,使其實施相對容易。然而,實現良好的性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如左圖所示,它展示了一個經典的物理現象,即一群馬過橋時,由于腳步節奏的共振而導致橋的倒塌。右邊是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在其完工40天后,因共振導致了坍塌。對于超聲波手術刀,我們需要它長時間處于共振狀態,這便對鈦合金材料的疲勞性能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超聲刀利用機械振動來切斷組織,由此產生高溫凝固血管止血。肝腸超聲刀產品
世格追光超聲刀的優勢功能優勢: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主機:根據不同手術,智能輸出能量。適用于泌尿外科、甲乳外科、胸外科、婦科、腸胃外科以及肝膽外科。智能調整不同能量及模式,滿足不同手術需求:Standards?:快凝速度適中,切割同時快速凝血。推薦科室:甲乳外科、胸外科、婦科、肝膽外科。推薦使用手術:甲狀腺切除手術、肝臟切除手術、肺部切除手術、子宮切除手術。Comforta?:低霧凝切,霧氣少,切割速度適中,手術視野清晰,減少腹腔鏡鏡頭的擦拭頻次。推薦科室:胃腸外科、泌尿外科、婦科、頭頸外科。推薦使用手術:減重手術、泌尿外科手術、闌尾切除手術、結直腸手術。Sport?:快切模式,切割速度快,凝血效果適中,適用于追求快速完成手術的患者。推薦科室:胃腸外科、婦科、泌尿外科。推薦使用手術: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膽囊切除手術、腎囊腫手術。Turbo?:超快切模式,切割速度超快,凝血效果適中。切割凝血超聲刀尺寸市場對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場急需國產超聲刀產品。
人工智能算法主機人工智能算法:集成了世格賽思多年的底層技術積累。主機采用NPU處理器(神經網絡處理單元),性能媲美小型AI工作站,每秒浮點數據運算能力高達3.6TOPs(3.6萬億次),智能實現不同手術的操作要求。組織智能切割算法:該算法提高了能量輸出精度、切割效率和凝血能力。通過智能識別不同組織,算法自動調整能量輸出,以較低能量實現高效切割和凝血效果。低溫切割控制算法:該算法實時監測切割過程的溫度變化和組織狀態,智能調整能量輸出,以較低能量實現高速切割,使刀頭溫度更低,減少熱損傷,提高手術安全性。
AI賦能提升手術精細性與安全性世格賽思G600AI超聲能量主機通過多種AI算法,實現了手術操作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金屬器械碰撞智能算法:實時監測手術器械,類似“倒車雷達”功能。當發生碰撞時,主機通過智能算法在10微秒內識別并報警,同時調整能量輸出,確保手術安全。低溫切割智能控制算法:精確控制能量輸出,保持理想刀頭溫度,減少組織熱損傷。同時減少切割過程中的霧氣,提高手術操作視野。智能高溫預警算法:連續監測刀頭溫度。當刀頭溫度超出上限時,系統進行預警,確保手術安全。組織自適應智能切割算法:自動識別不同組織,調整能量輸出,提升手術的精細度和效率。組織切斷預警提示算法:實時分析數據,預測組織切斷的好時機,自動調整能量,并提供操作提示。這些智能算法的應用,使得G600AI超聲能量主機在手術過程中能夠提供安全性和精細度,極大地提升了手術效果和效率。通過先進的AI技術,G600不僅為醫生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患者帶來了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超聲刀的使用,不需電流通過人體組織,使用起來更加安全,且手術過程不產生煙霧,保證了手術視野的清晰。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90%都依賴進口,2013年,內窺鏡微創手術配套器的規模為216.62億元,到2020年已經達到743.42億元。今年上半年,受影響,醫療器械耗材國外內市場均受到重大影響。隨著的有效控制及各項醫療工作的有序恢復,接下來,醫療器械耗材領域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2021年,除了整機國產化的超聲刀系統即將面世,世格賽思醫療內窺鏡腹腔穿刺器也將進入量產。此外,血管結扎夾子、智能全電動吻合器等微創領域一系列其他產品的研發工作也正在加快進行當中。超聲刀的高頻振動在切割組織和骨骼的同時,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傷。世格賽思超聲刀主機
超聲刀用于需要控制出血及期望熱損傷較小時的軟組織切割。肝腸超聲刀產品
超聲刀與微創手術技術的歷史演進1985年,德國醫生ErichMühe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啟了微創手術的新紀元。此后,微創手術技術不斷飛速發展,推動了醫學領域的巨大進步。從20世紀初期建立超聲能量手術器械的理論基礎,到初步探索基于超聲能量器械的微創手術技術,再到超聲手術刀的廣泛應用,微創手術技術已走過近一個世紀的研究與發展歷程。如今,超聲刀已成為應對復雜手術挑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器械。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手術的精確度和安全性,還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為現代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肝腸超聲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