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余熱利用節能是空壓系統節能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壓縮空氣的產生過程是較為復雜的,在氣體壓縮的過程中,發熱程度較高,常達到100攝氏度左右,壓縮機消耗的電能只有約20%轉換為壓縮空氣動力,其余80%皆轉換為熱量。故壓縮機的余熱利用價值常常較高。1.壓縮機余熱制熱水使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的熱油、熱空氣進行換熱,將熱量傳遞到軟水介質中,然后再將軟水介質的熱量再次換熱,傳遞到用戶所用的熱水中,雙級換熱,實現余熱的利用。這種余熱利用方式主要針對具有較多壓縮機、且具有較多熱水需求的場合。例如,南方的各家企業,具有壓縮機長期運行,并且員工宿舍需要洗浴熱水;煤礦,具有大量壓縮機運行,并且工人洗浴熱水量較大。2.壓縮機余熱制冷使用壓縮機運行過程中的熱能,產生高溫熱水,然后使用高溫熱水作為熱源,驅動溴化鋰機組制冷,能夠產生冷凍水供應生產環節。例如,制藥企業,利用離心壓縮機的余熱,產生熱水,驅動溴化鋰機組制冷,彌補冷凍水的不足,大幅減少制冷壓縮機的使用率,節能效果明顯。電子企業,利用壓縮機的余熱,產生熱水,驅動溴化鋰制冷,產生的冷凍水供應企業生產車間空調和生產線。食品一級能效空壓站是什么?甘肅醫藥一級能效空壓站
要實現一級能效并非易事,這要求我們在多個關鍵方面下足功夫。首先,測試方法必須嚴格遵循GB/T16665標準的要求,并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檢測公司進行現場測量。所有使用的儀器儀表必須在校準范圍內且有效。在進行能效分級檢測時,應在空壓站正常運行狀態下進行,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運行工況和周期進行至少24小時的測量。其次,空壓站房設備的運行負荷率對測量結果有直接影響。通常,空壓站房設計會考慮一定的余量,因此實際運行中的設備負荷率可能并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等到生產負荷達到80%以上再開始測量,比較好情況是滿負荷運行。此外,壓縮系統中應盡量使用大功率變頻空壓機等調節設備,以控制系統壓力波動和穩定空氣質量。變頻壓縮機可以迅速補充壓力損失,從而降低能耗。設備配套組合需要合理科學,以滿足實際生產工況的變化需求。特別是不同類型的壓縮機組合,這種系統必須配置集中控制系統,以智能化進行不同機器的運行控制管理,確保每個設備運行在理想狀態。上海飲料一級能效空壓站食品一級能效空壓站服務。
為加快推廣應用高效節能型空壓機,實施壓縮空氣領域節能降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家發展**委等九部委《關于統籌節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點領域產品設備更新改造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3〕178號)、《寧波市新能源與節能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寧波市空壓機能效提升計劃(2023-2025)》(甬節能辦〔2023〕14號)等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規范和加強寧波市空壓機能效提升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市能源局與市財政局共同研究形成了《寧波市空壓機能效提升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空壓站房一般包含以下組成部分:壓縮機:空氣壓縮機是空壓機站房的重頭設備,主要用于將大氣中的空氣壓縮成高壓氣體,為后續的工藝和設備提供動力。空氣儲罐:空氣儲罐用于存儲和平衡壓縮機出口的氣體壓力,并消除壓縮機輸出氣體中的脈動。它們還可以提供穩定的空氣供應,并在壓縮機停機時為系統提供緩沖。空氣處理設備:空氣處理設備包括干燥器、過濾器和油水分離器等,用于去除氣體中的水分、油分和其他雜質,保證輸出空氣的質量和純度。冷卻設備:冷卻設備用于冷卻壓縮機輸出的高溫氣體,以防止設備過熱,保護設備的壽命和可靠性。空氣壓縮機控制系統:空氣壓縮機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和監測空氣壓縮機的運行狀態和參數,包括壓力、溫度、流量等確保系統穩定和安全運行。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和監測空壓機站房中的所有電氣設備和儀表,包括空氣壓縮機、冷卻設備、空氣處理設備等。其他輔助設備:如照明設備、通風設備、消防設備等,以確保空壓機站房的安全和正常運行。鋼鐵一級能效空壓站標準。
一級能效空壓機是指在同類產品中,能效評估達到設備或系統在能源利用方面的比較高效標準。在特定工況條件下,空壓機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空氣功率(稱為實際功率)與輸入的電機功率之間的比值計算出空壓機的能耗,比值越高,空壓機能耗越低,能效越高。滿足一級標準的即為一級能效空壓機。根據我國GB19153-2009《容積式空氣壓縮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的相關規定,空壓機能效等級分為三個等級,一級能效: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節電,耗能比較低;二級能效:比較節電;三級能效:我國市場的平均能效。一級空壓機通常采用先進的設計和制造工藝,大幅降低了運行過程中的能耗,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食品一級能效空壓站怎么選?甘肅一級能效空壓站標準
一級能效空壓站怎么選?甘肅醫藥一級能效空壓站
目前,工業企業壓縮空氣站的用能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設備老化,能效低下:部分企業的壓縮空氣站設備使用年限較長,技術落后,導致能效低下,能耗較高。2、供氣壓力不穩定:壓縮空氣站的供氣壓力不穩定,會影響工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導致生產效率下降。3、能源浪費嚴重:由于產氣負載不匹配、輸氣管網不合理、用氣末端管理粗放等原因,導致40%以上的能耗被浪費。4、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不少制造業企業在能源管控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與方法,數據粗放,不具備能耗數據分析與決策功能。甘肅醫藥一級能效空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