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掃碼支付拿上商品就走無人超市這一名詞并不稀奇,進入超市、挑選商品、到自助收銀臺掃描支付就能完成一次購物,這是在考驗消費者的誠信嗎?位于東方體育中心旁邊的羅森耀龍路店就是一家無人超市,它的格局與一般的無人超市有些差別,店內無人自助區和用餐區被一個閘機一分為二,難道是怕人們“零元購”嗎?3月27日下午,這家羅森迎來了幾位附近的上班族,只見他們對著攝像頭掃一掃人臉,就進入了店內的無人自助區,挑選完商品后沒有進行任何支付動作,就推門而去,閘機似乎也沒有起到任何阻攔作用。無人超市可以向顧客推薦適合的商品和促銷活動,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杭州無人超市推薦廠家
目前AI無人超市主要選擇在高校、寫字樓等半開放場景開發運營,原因是更貼近年輕消費者24小時的消費需求與習慣,例如20平方米、24小時營業的超市,至少需要2位營業員進行輪班,羅森、7-11等連鎖超市還需要支付員工上崗前的培訓成本。60平方米的超市,可以省下5~6名人工的成本。在裝修方面,不需要對店鋪進行整體精裝修,系統落地即可使用,平均安裝時間為一天,10平方米店面**快8小時內就能完成。換成資金來算,整體成本大概可以降低三分之二。商業可復制性是目前無人超市競爭的焦點,也是投資人關心的問題。從生產、經營成本角度說,任何一項技術初始階段,成本都會比較高,只有等到技術成熟之后,進行大面積推廣的時候,技術成本才會不斷降低。天津零食無人超市在傳統超市中,顧客常常需要排隊結賬,耗費大量時間。
10萬家門店,1300億市場,無人便利店的流派之爭『我國擁有10萬家連鎖便利店』,『超1300億市場規模』,『幾乎一周內融資超1.3億』,**近,與便利店相關的各種熱點事件可謂賺足了眼球,尤其是無人便利店這一新業態,幾乎在朝夕之間驟然火熱。今年年中,F5、繽果盒子瘋狂融資,淘咖啡落地杭州,Eatbox***個盒子7月底落成,繽果盒子5000家計劃也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創業公司蜂擁而入,行業巨頭、資本大佬也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作為繼共享單車之后又一備受關注的新業態,無人便利店賽道上現已布滿諸多玩家。那么,他們是如何看待新零售場景下的市場和競爭?在無人店的眾多形態中,哪種流派又能笑到***?**近,野草新消費采訪了繽果盒子、Eatbox、24愛購、YITunnel等幾家頗具代表性的新秀公司。下面野草君將帶你見識暗流涌動,波云詭譎的無人便利店戰場。
在經濟學中,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Cost)。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無人超市的設備投入、房租、電費等實際上都屬于“沉沒成本”,大媽們來與不來,空調總是要開,電費一直存在,有或沒有人在里面,你的超市肯定也是窗明幾凈,還有房租費用每天都存在。仔細觀察所有的超市、商場都有沉沒成本的痕跡,只不過無人超市的沉沒成本,占總營業成本的大部分,此商業模式更為突出一些。由于天氣酷熱,把人們“逼進”室內的,理論上是盡可能地吸引住客戶,并延長的停留時間,產生購買欲望,誘發購買的行為,就可以減少沉沒成本的支出,增加利潤。但是,這些乘涼、避暑的人們會不會在此產生銷售額不得而知,現實又是否達到“理想購買”,很大程度上與個人的素質及其他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互聯網時代,學會及時更新觀念或許是更為主要。他們認為無人超市的購物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2008年,電子商務迎來里程碑式發展。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突破千億,達到1281.8億元,與之相對應的線下門店卻岌岌可危,大有日薄西山之勢,就連那個去年提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為**的“新零售”模式的馬云也曾大聲疾呼電子商務的發展終究會干掉線下實體店。互聯網也似乎急于證明其無所不能的實力。在O2O的浪潮之下,瘋狂互聯網創業者們發揮著其自詡為天才的想象力,互聯網的邊界也迅速從零售發展到攝影、駕培等各個細分領域,玩家們相信互聯網在零售業中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邏輯同樣適用于其它領域,用互聯網干掉、顛覆線下實體店成為了O2O創業者們的夢想。首先,無人超市通過智能推薦等技術手段,為顧客提供了個性化的購物體驗。杭州無人超市推薦廠家
通過分析顧客的購物記錄和行為偏好。杭州無人超市推薦廠家
“我們在經營過程中也非常注重吸納消費者的建議。”段翠云表示,為此他們在店鋪內設置了一本“意見簿”,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有不好的體驗或者對店鋪改進有建議的話,都可以寫在這個意見簿上。翻看意見簿,大多數消費者的建議集中在補貨不及時和對云端服務員服務態度不滿意等。運營模式不斷優化期待未來多元體驗“我們設想中,將來‘無人超市’的場景應該是多元化的。通過增加門店的分布,使店鋪具有更多的功能性,比如可以是社區團購24小時的提貨場地,可以是消費者的‘1小時快遞閃電倉’,消費者在家下單,一小時內就會有快遞人員進店取貨并配送到消費者家中。”段翠云坦言,“無人超市”雖然并不是新概念,但目前在濟南市場上依然屬于一個小眾的存在。近幾年在全國多地也有過很多案例嘗試,但很多并沒有批量開店。“商品標簽識別方式、云值守模式,很多技術上的投入使得建店成本過高,違背了當初節省人力成本的初衷。另一方面,技術沒有真正服務于消費者的體驗也是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技術模塊與商業模塊之間并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交互。”杭州無人超市推薦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