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科學謀劃,產廢企業由“散亂”變“系統”。一是實地調查“建檔”。根據產廢企業類型、工藝、設備、危險廢物產生種類和數量分類進行匯總,全方面調查排摸全市各個區域小微產廢企業。截至目前,已完成轄區內所有小微產廢企業摸底調查工作。二是整合資源“建組”。出臺《玉環市小微企業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以公開招投標形式選取一家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收集單位,通過組合資源、統一議價,較大程度上降低企業危險廢物處置成本。如原廢乳化液的市場處置價格為2800元/噸,現通過整合集中議價方式,目前處置費用已調整至2160元/噸,累計節約處置費320多萬元。三是借助云端“建橋”。創新智慧環保云管理系統,將合作的小微產廢企業基本信息、工藝、設備、危險廢物種類、危險廢物產量、轉移情況等相關數據進行統一收集錄入,后臺實現數據智能分析。目前已完成2472家合作企業信息錄入,實現小微產廢企業全覆蓋,并進行動態更新。危廢云倉實現危廢運輸全程監控,保障環境安全。湖南防爆危廢云倉定制價格
智能化監管,線上線下聯動。危廢“智治”平臺通過定位感知、智能預警報警、科學評價等手段,為監管部門配上智慧幫手,監管更智慧。前端感知,風險提前控。貯存階段,利用視頻監控技術,一旦危廢沒有按規定入庫或者不同種類危廢隨意混亂堆放,平臺就可以自動感知并發出信號通知企業和監管人員,較大程度防范危廢遺失或違規傾倒處置造成的環境風險。系統運行以來,指導835家相關企業及時處置危廢風險隱患。總之,智能一體化危廢暫存庫是現代工業與環保技術的完美融合。湖南防爆危廢云倉定制價格智能危廢回收,提供定制化回收方案,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
多元經營,拓寬渠道,敢“創”下的樣板打造。根據《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建筑垃圾全過程數字化治理與嘉興市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建筑工地有害垃圾精細化、規范化收處管理等要求,打造建筑工地“禾小微危廢智能云倉”樣板。云倉可連通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做到一鍵入庫、一鍵出庫、一鍵完成申報及聯單管理,較大程度上方便了產廢主體操作管理與危廢收運體系的建立。應急處置 化解風險,敢“干”下的“1+7”環境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借助“禾小微”智慧管理平臺,定制“線下+線上”運行模式,動態體現應急物資庫存信息,提升物資監管能效。
江蘇御江環保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0日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并與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攜手“綠島”項目共同搭建小微危廢智能收集平臺“南通危廢收集智慧云倉”,實現“兩個替代、兩個降低”即以智能收集設備、信息化監管平臺替代不合規的儲存方式及繁瑣的手工申報臺賬;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和環境安全風險,為南通市的小微企業提供危險廢物統一收集、分類暫存、中轉和管理服務,較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在危險廢物管理和轉移處置過程中的風險隱患和經濟成本。危廢云倉實現危廢數據實時共享,提升行業透明度。
近期,生態環境部印發《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設置技術規范》(HJ 1276-2022)并明確自2023年7月1日起實施,危險廢物的規范化管理將提升一個更高的臺階。嘉源集團所屬固廢處置公司與其合資建設的7個“禾小微”收集平臺(“1+7”)積極響應政策,邀請行業專業人士進行新規范的學習培訓。對照規范要求定制成套標識標牌,主動走訪、深入企業倉庫,助力企業抓好危廢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提升,以求真務實進一步推動“四敢爭先”工作的有力開展。服務團隊前往尼得科電機(浙江)有限公司和平湖喬智電子有限公司兩家客戶企業進行入廠服務打樣,按新規要求進行輔導工作,包括更換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細化分區標識牌和規范張貼危廢新便簽等。智能回收裝置通過無人機配送,提高回收效率。吉林工業智能危廢回收裝置
危廢云倉,構建綠色供應鏈,助力企業實現危廢減量化、資源化。湖南防爆危廢云倉定制價格
吳江生態環境局主動對接,一方面,邀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固廢中心專業人士多次為全區企業和生態環境部門干部開展小微企業危廢管理工作專題培訓,提高思想認識;另一方面,通過多方協調,較終確定蘇州市吳江區滿澤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試點,推進危險廢物“綠島”建設項目。針對吳江小微企業危險廢物種類多樣、合規貯存難、及時轉運成本高等突出問題,經過深入研究,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中心研究團隊以智能化收運儲設備為硬件平臺,綜合應用云計算、數據庫技術、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智能決策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先進信息技術,較終開發出小微企業危險廢物分級分類智能化管理集成體系,為蘇州市首批危險廢物“綠島”項目提供技術支撐。湖南防爆危廢云倉定制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