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設備制造和土建施工同步進行,無形中縮短了建設周期。4.設施不阻礙河道行洪移動式磁沉淀水體凈化工藝占地省,取水泵位于河道或箱涵中,其它主體工程集成設計,且可以移動,與其它處理工藝的土建設施相比,可比較大限度的減輕對河道防洪度汛的影響。5.設施易移動和拆除移動式磁沉淀水體凈化工藝設備高度集成、裝箱化,安裝簡單、方便、易移動和拆除,可盡量減少土方開挖及土建施工等工程措施對場地帶來的影響。項目結束后,設施可用作其它污水處理設施,減少設備閑置浪費。6.污泥無需濃縮、易脫水從沉淀池中分離出的污泥含泥率較高,可不經過濃縮直接進入脫水設備,節省了污泥濃縮池占地,降低了污泥脫水的負荷,相應減小了設備選型,同時污泥更易脫水。磁混凝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前景廣闊,有望成為工業廢水處理優先選擇的技術。長春專業污水處理磁混凝技術
是工業污水內源處理的比較好出路?,F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量可達到每天5萬方以上,處理效率也有明顯提高。但是現在工藝還是較少,一些傳統工藝還是無法代替。所以需要更多形式,更多新工藝的一體化設備來改變現在的現狀。2.工業污水園區治理工業污水的水量都非常的大,集中處理后,相對園區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更加的大。嚴重考驗了園區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面對越來越多的污水匯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需要不斷地提標改造。超磁分離水體凈化設備是一種**去除SS、TP、重金屬、COD等污染物的污水處理設備。超磁分離水體凈化系統通過向待處理水中投加磁種,讓非磁性懸浮物在混凝劑和助凝劑作用下與磁種結合。一方面,磁種作為絮體的“凝結核”,強化并加速了絮體顆粒的形成過程;另一方面,磁種賦予了絮凝體微磁性。絮體只需微絮凝即可在超磁分離凈化設備的磁場作用下被吸附,而無需形成大的絮團沉淀去除。因此,所需投加的*劑量是普通的絮凝沉淀的1/3-1/2。根據水質不同,投加磁種、混凝劑和助凝劑的量不同,但總絮凝時間一般只需2~3min。與普通絮凝相比,前期由于有”凝結核”易脫穩,且少了絮體進一步變大即絮體熟化以便于后續沉淀的時間。重慶車載式磁混凝一體化設備我們的售后服務團隊將為您提供詳細的操作指南和使用建議。
出水進入下一道處理工序。經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部分經污泥回流泵回流到2級混合池繼續參與反應,另一部分則經高剪切機進行污泥剝離,并進入磁鼓進行磁粉回收,回收的磁粉再次進入2級混合池繼續參與反應,剩余污泥則進入后續污泥處理系統。加*間調配好的PAC和PAM溶液由加*泵輸送至各加*點。PAC投加到1級混合池。PAM投加到3級混合池。,COD、總磷、濁度是幾項常用的指標,下面我們通過對這幾項指標的測定,分析磁混凝沉淀工藝的佳運行參數。試驗中,源水為清河污水處理廠總進水。現將基本工藝條件及參數列于表1。表1基本工藝條件及參數。①先加PAC,再加入磁粉,然后加PAM;②同時加入磁粉和PAC,然后加PAM;③先加PAC,再加PAM,后加磁粉。其中每種物料的投加間隔時間為2min。針對以上3種加料順序分別測試上清液的濁度,結果列于表2。表2上清液測試結果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前兩種加料順序的效果基本相同,第3種顯然不可取。究其原因,應該是磁粉加入太晚,趕不上參加混凝反應,未能形成磁性絮團。,分別調節3個混合池中攪拌機的運行頻率,記錄下各種組合下葉輪的轉數和相應的污水水質指標,得出如下結論:在1級混合池和2級混合池需要快速攪拌。
從而將水體中的不溶性有機物和無機物從水中分離,水質得以凈化。三、磁混凝工藝特征1.技術成熟、效果穩定磁沉淀水體凈化站是基于高性能沉淀分離水體凈化技術開發出的高度一體集成化裝備,包括混凝反應系統、磁分離系統、磁粉回收裝備、藥劑投加系統、污泥處理系統五大部分,在實現高效快捷的水質凈化和污水處理的同時,帶來移動性能高、節省土地、無需土建構筑物、投資費用低、啟動速度快等一系列優勢,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分散點源污水處理和流域治理,以及污水處理廠的一級A提標改造等領域,為國內水環境改善和污染控制提供了新型治理模式。2.分離效率高、分離速度快磁沉淀水體凈化技術的原理是在水體中投加磁種和混凝劑,使懸浮物、膠體物質、磷等形成質量比重較大的微絮顆粒,然后通過重力將其從水體中分離,整個過程約15~30min,磁粉可循環使用。同時,移動式磁沉淀水體凈化工藝啟動快,調試一周內即可達到設計要求,因此見效.設備占地少、建設周期短磁沉淀水體處理凈化站用地面積非常小,為傳統混凝沉淀處理工藝的1/5。因此,移動式磁沉淀水體凈化工藝具有占地省的明顯優勢。移動式磁沉淀水體凈化工藝采用集裝箱形式的成品集成設計,設計建設周期短。磁混凝技術以其高效的固液分離能力,明顯提升了水質處理的效率。
以增加混凝劑、磁粉與污物的碰撞機會,但是,攪拌速度并非越快越好,當攪拌速度達到500r/min時,與250r/min的效果相差不大,因此,在1級和2級混合池宜采用250r/min的攪拌速度。在3級混合池,宜采用較慢的攪拌速度,以免將生成的礬花打碎。該工藝條件下推薦80r/min的攪拌速度。,將PAM投加質量濃度恒定,調節PAC的投加量(以Al2O3計),分別測試各種加*量下的COD、總磷及濁度指標,并計算出各項污染物的去除率,將試驗結果繪于圖3中。從圖3中可以看出,系統對COD的去除率保持在75%以上,當加*量在25~30mg/L之間時,C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隨著PAC投加質量濃度的提高,COD去除率沒有明顯提高。圖3COD、總磷及濁度去除率隨PAC投加量的變化曲線當PAC投加量在30mg/L以內時,系統對總磷的去除率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有顯著提高,去除率可以達到97%,當投*量超過30mg/L后,總磷去除率仍可隨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趨勢放緩,維持在98%~99%之間,高達%。系統對濁度的去除率基本都可以維持在95%以上,當投*量在25mg/L以內時,隨著投*量的增加,濁度的去除率有明顯提高,可以達到99%,當投*量繼續增大,濁度去除率提高不明顯。綜上,在PAM投加質量濃度恒定的條件下。通過應用磁混凝技術,可以明顯提高水處理過程中的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長春環保水處理磁混凝設備
磁混凝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飲用水凈化和污水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長春專業污水處理磁混凝技術
隨著轉筒的轉動進入到上方的磁粉回收區域,而其轉筒的表面為非磁性塊22,所以截留下的污水因為重力原因進入到下方的污泥水回收區域,且磁性塊21與非磁性塊22組合連接,回收分離池25的內部設置有隔板,將分離池分割成兩個區域,分別是磁粉的回收區域以及污泥水的回收區域,回收分離池25的上方設置有循環泵13,且循環泵13與回收分離池25通過磁粉回收管14連接。進一步,循環泵13的上方設置有磁粉循環管12,且循環泵13與磁粉絮凝池9通過磁粉循環管12連接,將回收的磁粉重新輸送到磁粉絮凝池9內部參加反應,實現循環利用。工作原理:使用時,污水通過污水輸入管口1進入到混凝池5中,隨后將混凝劑投入到混凝池5的內部與污水進行反應,同時電機帶動螺旋攪拌葉7對內部的污水進行快速的攪拌,加快污水的混凝速度,混凝后的污水進入到磁粉絮凝池9中,這時將磁粉投入到磁粉絮凝池9內部與混凝后的污水進行進一步的絮凝,在絮凝池的內部設置有一個循環渦流轉筒11當渦輪轉筒內部的轉葉旋轉時,處于絮凝池內部的污水會不斷的從轉筒的上方進入再從底部流出,經此循環使處于池內的污水可以均勻的與磁粉進行反應。長春專業污水處理磁混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