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管理之我見一、及時疏通棚間溝——保證集中降雨時或澆水過多時能滲透到溝里,苗床不出現淹漬。水多地溫低,根系發育不良,根量小是形成青枯的重要原因,應及時清理棚間溝,使溝渠排水通暢。二、見綠放風——是保證幼苗健壯的基礎,放風要從立針期開始。鞘葉和不完全葉展開期(立針)溫度25-28度,不低于10度,1葉期22-25度,2葉期22-24度,3葉期20-22度。籠統地說適溫度是20-25度左右。放風除提高適應能力、鍛煉根與葉的協調性以外,還能控徒長、增加根量,是提高秧苗素質的好方法,也是防止青枯立枯的首要措施。不論睛天還是陰天都要放風,提高抗逆能力。溫度管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早晨通風一定要早,5點半左右就要開始通風,逐步調節通風口大小,通風使大棚內外溫度趨于一致,一是可減少棚內濕度,二是不至于出現太陽升起后棚內溫度驟然升高。進水口苗床系統濕度聯系綿陽興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甘肅降溫苗床系統精細溫控
“潮汐灌溉技術由于底部供液,基質水肥供給均勻、快速、精細、高效,可以降低設施環境的空氣濕度,從而減少作物病害的發生,且便于自動化控制以節省勞動力和生產成本,是穴盤育苗發展的必然趨勢。蔬菜潮汐式育苗水肥一體化更為精細,它通過智能灌溉施肥系統,由軟件程序控制潮汐式育苗水流和營養液配比等,能非常精確地對葉菜、果菜等不同類別蔬菜苗所需肥液進行配比,定時定量地進行灌溉,同時也可提高營養液配比精度,減少錯誤率,使控制更精確,系統運行更加穩定。貴州保溫苗床系統紫外線進水口苗床系統透光聯系綿陽興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潮汐式灌溉的工作原理,將具有網狀盆底的栽培容器(定植籃)置于潮汐灌溉栽培床上,營養液從營養液池以循環水泵抽出送至栽培床,將栽培床淹沒約20-30mm的深度,約10-15min后,營養液因毛細作用而上升至栽培容器中基質的表面,此時將營養液排出,使其再度流回營養液池中,營養液還可在其它栽培床需水時再抽出。潮汐灌溉和營養液膜灌溉(NFT)同樣具有調整營養液pH值和各種養分濃度的設備。但因營養液循環過程中易有作物枝葉、基質等異物落入,所以需增加過濾系統,以免營養液過度污濁。
苗床管理之低溫管理在連續陰雨低溫天氣,很容易產生卵菌的危害,卵菌產生一定要以濕度達到70%以上才能發生,所以,少澆水是防止卵菌的重要措施,少澆水,在低溫時,相對于多澆水的地塊土壤溫度顯得熱潮。由于連續低溫,大家習慣性通風,苗床夜間溫度,連續過低,造成障礙性冷害,秧苗根系很脆,活性與韌性下降,造成僵根,無須根,不生新根,這是已經發病的征兆。低溫是寒地水稻栽培中比較大的障礙因子特別是在水稻苗期。這里所說的低溫是指日平均溫度在10℃以下,最低溫度在0-5℃之間。這樣的溫度下,表面上看水稻秧苗并沒有什么變化,但當溫度上升之后,低溫帶來的危害就顯現出來,主要表現為:10%左右芽鞘:變為黃褐色;一葉期約有35%左右的葉色褪黃,有褐斑;二葉期心葉部分卷曲,呈污綠色(青枯);如果到二葉一心期,則會出現大面積青枯。水稻在低于13℃時停止生長、低于8℃時產生延遲性冷害,高于35℃時也會抑制生長,一旦高于42℃秧苗就會發生死亡。托幕線苗床系統聯系綿陽興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地面式灌溉植床設計根據溫室的尺寸和業主的要求,砌筑植床。在植床上南北和東西兩個方向砌筑深度不同的水流槽。在漲潮時,南北向的深溝槽將進入的水分布到植床上。由于水位不斷升高,東西向的淺水槽將水送到花盆底部,水源的進水口設置一個防濺裝置蓋。植床上的水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花盆底部。在退潮時,從花盆流出的水經東西向淺水槽而直接匯集到南北向的深水槽內,然后南北向深水槽將多余液送回到回液箱內。地面式灌溉植床設計根據溫室的尺寸和業主的要求,砌筑植床。在植床上南北和東西兩個方向砌筑深度不同的水流槽。在漲潮時,南北向的深溝槽將進入的水分布到植床上。由于水位不斷升高,東西向的淺水槽將水送到花盆底部,水源的進水口設置一個防濺裝置蓋。植床上的水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花盆底部。在退潮時,從花盆流出的水經東西向淺水槽而直接匯集到南北向的深水槽內,然后南北向深水槽將多余液送回到回液箱內。水簾苗床系統聯系綿陽興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管道苗床系統精細溫控
側開窗苗床系統精細溫控聯系綿陽興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甘肅降溫苗床系統精細溫控
潮汐苗床主體結構材質采用鋁合金邊框。骨架采用整體熱鍍鋅工藝,可左右移動較長距離,高度方向上可以進行微調,有利于潮汐式灌溉準確控制水位,具有防翻限位裝置,防止由于偏重引起的傾斜問題。可在任意兩個苗床間產生約0.6米的作業通道。苗床設計*承受荷載40kg/㎡潮汐苗床主體結構材質采用鋁合金邊框。骨架采用整體熱鍍鋅工藝,可左右移動較長距離,高度方向上可以進行微調,有利于潮汐式灌溉準確控制水位,具有防翻限位裝置,防止由于偏重引起的傾斜問題。可在任意兩個苗床間產生約0.6米的作業通道。苗床設計*承受荷載40kg/㎡。甘肅降溫苗床系統精細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