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購電,在政策支持下,正逐步向更多類型的用戶開放。以往,直購電主要面向大型工業用戶,隨著市場的發展,一些地區開始探索將范圍擴大至中小微企業。這一舉措,為中小微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幫助企業降低生產...
售電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較為復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首先是發電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設備折舊、運營維護成本等,發電成本是電價的基礎,直接影響售電公司的購電價格。其次是市場供需關系,當電力供應過剩時,發電企...
售電公司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多個方面。一是價差盈利,售電公司從發電企業以較低的價格采購電力,然后以高于采購價的價格銷售給用戶,從中賺取差價。這就要求售電公司具備較強的市場談判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在采購環節...
售電公司作為中間商,左手拉著電廠,右手拉著用戶。靠從發電企業低價批發電,再向終端電力用戶高價賣電,來獲取價差盈利。作為中國電力體制改的產物,引入售電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激發“鯰魚效應”,搞活市場的同時,降...
張飛龍介紹,電煤約占火電發電成本的70%,每噸煤價超過650元就會虧損,目前,5500大卡電煤每噸成交價都在千元左右。這對發電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作為山西頭部發電企業,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管理中心...
三是探索開展綠色電力交易,通過市場化方式發現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做好綠色電力交易與綠證交易、碳排放交易的有效銜接。四是健全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構,鼓勵“隔墻售電”、鼓勵電力就地平衡,實現新能源就地平...
由于一次性將全部工商業用戶納入電力市場存在困難,目前引入電網企業代理購電機制進行過渡。對暫未直接進入電力市場購電的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代理購電價格主要通過場內集中競價或競爭性招標方式形成。從...
三、“隔墻售電”受阻的根本電網公司的利益與電價機制不論是增量配網、微電網還是隔墻售電,都會對電網的既定利益構成了較大沖擊,這就顛覆現有電網商業模式,打破壟斷交易模式,影響了電網企業的利益,這是新型電力...
“管住中間”:建立輸配電價機制改變電網企業盈利模式。在推行廠網分離后,為保證電網安全,輸配環節仍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網企業經營。由于電網環節具有自然壟斷屬性,需要對其進行管制,輸配電價機制是世界普...
今年,廣東用電增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我們簽的鋼鐵企業這樣的高電量需求客戶,銅鐵漲價以后,拼命開機生產,用電量猛增。”廣東一家獨自售電公司負責人蔣科說,有些客戶半年就用掉了1億度電,用電量增長了一倍...
售電公司認為,電力市場加速建設是解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各類主體間利益矛盾的比較好手段,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頂層設計下有望提速,市場化環境下具備靈活調節能力的火電、儲能、抽蓄等或優先受益,以售電和...
有售電公司研報顯示,省內交易方面:中長期交易常態化開展,主要以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售電公司直接交易為主(占省內交易92.7%);現貨市場在全國批8個試點地區開展了多輪長周期結算試運行,第二批6個試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