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原塘子鎮位于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東南部。面積151.95平方千米,人口2.94萬人(2006年)。轄云集、團結、塘子、麥場、易隆、鐘靈、三支龍、壩者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劉家莊。貴昆線和東川支線鐵路、320國道和昆曲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塘子村內有一溫泉,自西漢以來就享有盛名。易隆行政村有古城遺跡。 [沿革]1949年稱鳳悟鄉,1952年為尋甸二區,1958年成立建設公社,1961年設仁德區,1966年更名建設公社,1981年改塘子公社,1984年設塘子區,1988年建塘子鎮。1997年,面積155.9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云集、團結、塘子、易隆、三支龍、鐘靈、壩者、麥場8個行政村。 [郵編]655203 [2008年代碼] [2006年代碼]530129102: ~201云集村 ~202團結村 ~203塘子村 ~204麥場村 ~205易隆村 ~206鐘靈村 ~207三支龍村 ~208壩者村
附:原仁德鎮位于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東南部,牛欄江西岸。縣政府駐地。面積131.26平方千米,人口5.86萬人(2006年)。轄6個居委會、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劉家壩。公路和昆(明)東(川)鐵路、昆(明)東(川)支線過境。自然風景點“海后庵”和“尋甸四景”之一的龍洞及雙潭在境內。 [沿革]1949年前稱鳳悟鄉,1952年為尋甸第二區,1958年建火箭公社,1959年為建設公社。縣城區域1961年為仁德大隊,1971年為城關公社。1984年設城關區,1988年改仁德鎮、城關鄉。1997年,仁德鎮面積11.9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南鐘、學府、東發3個行政村;城關鄉面積124.3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建設、勝利、和平、北觀、中橋、道院6個行政村。2006年,撤銷城關鄉,并入仁德鎮,轄學府、南鐘、東發3個居委會,建設、勝利、和平、北觀、中橋、道院6個行政村。 [郵編]655200 [2008年代碼]530129101:~002南鐘居委會 ~003東發居委會 ~004學府居委會 ~005北觀社區 ~006中橋社區 ~007月秀社區 ~201勝利村 ~202和平村 ~203道院村 [2006年代碼]530129101: ~001學府居委會 ~002南鐘居委會 ~003東發居委會 ~201建設村 ~202勝利村 ~203和平村 ~204北觀村 ~205中橋村 ~206道院村
附:原金所鄉面積283.34平方千米,人口3.48萬人(2006年)。轄金所、澤鐵、竹溝、張所、小多姑、天生、草海子、擺宰、清海、新田1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金所。213國道穿境而過。 [沿革]民國時屬果馬河麒麟鄉,1952年置金發鄉,1955年改稱金華鄉,1958年屬羊街大風暴公社,1959年改金所公社,1984年設金所區,1988年更名金所鄉。1997年,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金所、澤秩、竹溝、張所、多姑、天生、海子、擺宰、青海、新田10個行政村。 [郵編]655204 [2008年代碼]530129203:~202澤鐵村 ~204張所村 ~205小多姑村 ~206天生橋村 ~207草海子村 ~208擺宰村 ~209清海村 ~210新田村 [2006年代碼]530129204: ~201金所村 ~202澤鐵村 ~203竹溝村 ~204張所村 ~205小多姑村 ~206天生橋村 ~207草海子村 ~208擺宰村 ~209清海村 ~210新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