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工山鎮位于南陵縣西部。轄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萬安村。S320南(陵)銅(陵)公路、南(陵)丫(山)公路過境。“工山削翠”、“龍池布雨”為南陵十景之首。名勝古跡有馬仁山麓烏霞洞寺、塌里牧村古銅礦遺址。
【沿革】1992年,撤銷工山鄉、桂山鄉,設立工山鎮,為縣轄鎮。1996年,面積90.6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桂鎮、躍進、大工、高嶺、工一、工二、山峰、粟陽、垍一、垍二、工山、萬安、西湖13個行政村。2003年,撤銷戴匯鎮,并入工山鎮。
原工山鄉位于南陵縣西部,距縣城7千米。清為上長林鄉、下長林鄉地,清末屬上北鄉。1933年置工鎮、連土白2個聯保辦事處,屬第六區。1939年置工鎮鄉、連土白鄉(1947年改稱新嶺鄉),屬戴匯區。解放初,設戴塘、井槐、山峰、土白山行政村。1950年行政村不變,分屬第一、第二區。1952年7月設井塘、山峰、土白山3鄉,分屬麻橋、戴匯2區。1956年1月合并為工山鄉,屬工山區。1957年2月為縣直屬鄉。1958年與麻橋鄉、桂山鄉合并為工山公社。1961年9月轄區縮小,仍名工山公社,1984年3月改工山鄉,均屬工山區。
原桂山鄉位于南陵縣西部。清屬上長林鄉,1910年屬上北鄉。1939年置桂工鄉,屬戴匯區。1947年屬新嶺鄉。解放初鄉名沿舊,建桂鎮、翠峰、射山行政村,屬戴匯區。1950年廢鄉,改建桂鎮、射山、大公行政村,分屬第一、第二區。1952年7月設桂山、大公2鄉,屬麻橋區。1956年1月合并為桂山鄉,屬工山區。1957年7月為縣直屬鄉。1958年10月屬工山公社。1961年9月建桂山公社,1983年4月改桂山鄉,均屬工山區。
原戴匯鎮位于南陵縣西部,距縣城15.5千米。清分屬上長林、下長林、智信3鄉,1910年屬西鄉。1939年分屬丁殿鄉、工鎮鄉。解放初,建戴鎮、桃源、石龍、聯甲、山溪行政村,分屬戴匯區、三里區。1950年2月廢鄉,行政村不變,分屬第二區、第五區。1952年7月設戴鎮、童村、聯山、桃源、象峰5鄉,分屬戴匯、峨嶺區。1957年2月合并為戴鎮鄉,為縣直屬鄉。1958年10月改童村公社。1961年9月更名戴鎮公社,屬工山區。1972年3月劃屬何灣片。1984年3月改鄉。1992年為縣轄鄉。1996年,面積89.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戴匯、春福、喬村、桃園、童村、沖口、象山、天官、南塘、紅星10個行政村。1997年,撤銷戴鎮鄉,設立戴匯鎮,鎮政府駐戴匯。郵編242416。
【郵編】242417【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402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