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置泗陽縣,在古泗水北岸,故名。晉至唐、宋名宿豫縣。金改名淮濱縣。元、明、清稱桃源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湖南省桃源縣同名,復稱泗陽縣。
1996年,全縣面積1832平方千米,人口108.8萬人。轄5鎮23鄉:眾興鎮、王集鎮、洋河鎮、新袁鎮、倉集鎮、城廂鄉、高渡鄉、愛園鄉、李口鄉、裴圩鄉、盧集鄉、南劉集鄉、臨河鄉、葛集鄉、黃圩鄉、里仁鄉、來安鄉、張家圩鄉、魏圩鄉、屠園鄉、三莊鄉、史集鄉、莊圩鄉、鄭樓鄉、中揚鄉、八集鄉、穿城鄉、桃源鄉。縣政府駐眾興鎮。
1999年底,全縣轄7個鎮、21個鄉,4個場圃。共有607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4839個村民小組。
2000年2月13日,泗陽縣人民政府(泗政發[2000]6號文件)通知:接宿遷市人民政府宿政發[2000]2號、3號、4號文件,經省政府批準,根據蘇民行[2000]167號、168號、169號文件精神,同意撤銷臨河鄉、城廂鄉、李口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臨河鎮、城廂鎮、李口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0年5月19日,根據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意見》(蘇政發[2000]36號)及宿遷市民政局《關于撤銷城區內和鄉鎮政府駐地村委會設立居委會的通知》(宿政發[2000]30號)等文件精神。泗陽縣政府以泗政復[2000]1-12號文件批復各有關鄉鎮:同意撤銷眾興鎮周莊、冷莊、前進、紅光、俞楊、城西、五里、運南、東光、眾東、東華;洋河鎮東圩、大圩、西門、車站、莊西、新化、小街、三葛、平安;王集鎮王集、振興、直屬、集東;新袁鎮袁集、新集、新東、一號;城廂鎮聯合;臨河鎮肖莊、大興、臨河、臨西;倉集鎮倉集;裴圩鎮單莊、裴圩;愛園鎮農牧、愛園;李口鎮李口、其虎、葛莊、安康、楊碼等共43個村委會,設立43個相應的居委會。此外,泗陽棉花原種場增掛原種場第一、第二、第三居委會和小圩、廟東、五堆居委會牌子;泗陽農場增掛農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居委會和建華居委會牌子。
2000年5月22日,泗陽縣于對行政區進行調整:按宿遷市人民政府宿政復[2000]32號文件,經省政府批準,桃源鄉、史集鄉撤銷并入眾興鎮,葛集鄉撤銷并入來安鄉,魏圩鄉撤銷并入王集鎮,黃圩鄉撤銷并入裴圩鎮,屠園鄉前行、馮橋、解放、沙圩、西俞、二莊、周石七個村歸洋河鎮管轄,林柴場并入中揚鎮,果樹實驗場并入愛園鎮。
2000年7月26號,泗陽縣人民政府(泗政發[2000]69號文件)通知:接宿遷市人民政府宿政復[2000]42號、43號、44號、45號、46號、47號文件,經省政府批準,根據蘇民行[2000]52號、53號、54號、55號、56號、57號文件精神,同意撤銷中揚鄉、穿城鄉、高渡鄉、鄭樓鄉、張家圩鄉、盧集鄉,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中揚鎮、穿城鎮、高渡鎮、鄭樓鎮、張家圩鎮、盧集鎮,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162470人,其中:眾興鎮173314人,愛園鎮50744人,王集鎮71103人,城廂鎮47489人,李口鎮50249人,新袁鎮45747人,裴圩鎮59549人,臨河鎮51433人,倉集鎮47081人,洋河鎮51703人,穿城鎮36459人,中揚鎮49942人,張家圩鎮36979人,高渡鎮38824人,盧集鎮38514人,鄭樓鎮45550人,莊圩鄉37351人,里仁鄉34306人,三莊鄉38104人,南劉集鄉36654人,八集鄉25386人,來安鄉61433人,屠園鄉34556人。
2003年,泗陽縣轄16個鎮、7個鄉:眾興鎮、愛園鎮、王集鎮、裴圩鎮、新袁鎮、李口鎮、城廂鎮、臨河鎮、倉集鎮、洋河鎮、穿城鎮、張家圩鎮、高渡鎮、盧集鎮、中揚鎮、鄭樓鎮、莊圩鄉、里仁鄉、三莊鄉、南劉集鄉、八集鄉、來安鄉、屠園鄉,以及泗陽農場、棉花原種場。
2004年,將泗陽縣的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劃歸宿城區管轄。
2004年底,泗陽縣總人口94.64萬人,轄12個鎮、6個鄉:眾興鎮86.35平方千米/164121人;愛園鎮65.01平方千米/51750人;王集鎮85.31平方千米/72392人;裴圩鎮76.86平方千米/60242人;新袁鎮53.59平方千米/45711人;李口鎮65.85平方千米/51058人;城廂鎮65.36平方千米/46465人;臨河鎮64.64平方千米/53639人;穿城鎮54.36平方千米/37597人;張家圩鎮 57.64平方千米/37206人;高渡鎮57.21平方千米/34412人;盧集鎮80.02平方千米/40497人;莊圩鄉48.76平方千米/37950人;里仁鄉44.82平方千米/34750人;三莊鄉65.88平方千米/39105人;南劉集鄉48.03平方千米/34614人;八集鄉38.63平方千米/25983人;來安鄉94.78平方千米/61597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行政區劃調整:(出處一)7月,撤銷城廂鎮、來安鄉,將其并入眾興鎮,同時將臨河鎮的大興居委會一并劃入眾興鎮。區劃調整后,泗陽縣轄16個鄉鎮、2個場,共有212個行政村、47個居委會、5個大隊。眾興鎮的行政區域面積由原來的90.28平方千米,擴大到251.89平方千米,人口由16.5萬人,增加到27.81萬人,轄22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 (出處二):城廂鎮、來安鄉與眾興鎮合并設立眾興鎮,鎮政府駐眾興;將臨河鎮大興居委會劃歸眾興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眾興鎮行政區域面積254.67平方千米,人口28.56萬人,轄23個居委會、47個村委會;臨河鎮行政區域面積61.22平方千米,人口4.55萬人,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
2009年末,泗陽縣總面積1418平方千米、總人口26.98萬戶、100.40萬人。其中:眾興鎮262平方千米/318053人,愛園鎮65.01平方千米/54911人,王集鎮85.31平方千米/76251人,裴圩鎮76.86平方千米/62466人,新袁鎮53.59平方千米/46653人,李口鎮65.85平方千米/52294人,臨河鎮58.72平方千米/48388人,穿城鎮54.36平方千米/39976人,張家圩鎮57.64平方千米/39467人,高渡鎮52.71平方千米/36002人,盧集鎮80.02平方千米/41375人,莊圩鄉48.76平方千米/40730人,里仁鄉44.82平方千米/38070人,三莊鄉65.88平方千米/42691人,南劉集鄉58.28平方千米/38851人,八集鄉38.63平方千米/27807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江蘇省政府關于同意調整泗陽縣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51號 2005年7月17日)
宿遷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于調整泗陽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請示》(宿政發[2005]49號)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同意將泗陽縣城廂鎮、來安鄉與眾興鎮合并設立眾興鎮,鎮政府駐眾興;將臨河鎮大興居委會劃歸眾興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眾興鎮行政區域面積254.67平方公里,人口28.56萬,轄23個居委會、47個村委會;臨河鎮行政區域面積61.22平方公里,人口4.55萬,轄2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請你市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