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為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番(Po)縣,治今址,以處番水之北得名,屬九江郡。西漢改為番陽,因在鄱江之陽,屬豫章郡。據《漢書·地理志》:“鄱水西入湖漢是也,鄱陽湖在縣西,即古彭蠡。”東漢改鄱陽縣,屬豫章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屬鄱陽郡,為郡治,郡縣均治今古縣渡。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鄱陽縣還治今址。南朝齊鄱陽郡還治鄱陽縣。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江州立吳州,領鄱陽郡,州郡同治鄱陽縣。
隋平陳屬饒州,為州治(“山有林麓之利,澤有蒲魚之饒”)。大業初復為鄱陽郡治。隋時始曰鄱陽湖,以接鄱陽山而名。唐武德五年為饒州治。天寶元年(742年)為鄱陽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饒州治。南唐為記平軍首縣。宋屬饒州。元為饒州路治。明、清為饒州府治。1912年廢府屬省,1914年屬潯陽道。1926年復屬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四行政區。1935年屬第五行政區。
1949年5月1日解放,屬鄱陽專區,6月改屬浮梁專區。1952年9月屬上饒專區(1971年改上饒地區)。1957年5月改名波陽縣。2003年12月17日經民政部批準,波陽縣恢復鄱陽縣名。
1983年7月,將波陽縣的漁山公社及荷塘墾殖場劃歸景德鎮市昌江區管轄(國函字[1983]146號)。1984年5月24日,墾殖場設立高家嶺鄉,響水灘公社分設為響水灘鄉、肖家嶺鄉,設置田畈街鎮(贛府字[1984]117號)。
1984年5月24日,波陽縣設置九個區建制。謝家灘區轄石門街鄉、謝家灘鄉、肖家嶺鄉;侯家崗區轄侯家崗鄉;油墩街區轄銀寶湖鄉、油墩街鄉、湖濱鄉、蓮山鄉、橋頭街鄉、響水灘鄉;田畈街區轄田畈街鎮、田畈街鄉、柘港鄉、金盤嶺鄉、枧田街鄉;高家嶺區轄游城鄉、珠湖鄉、站前鄉、高家嶺鄉;團林區轄四十里街鄉、團林鄉、磨刀石鄉、雙港鄉;古縣渡區轄古縣渡鄉、昌洲鄉、古南鄉;凰港區轄凰崗鄉、東溪鄉、太陽埠鄉、神山鄉;蘆田區轄蘆天鄉、饒埠鄉、桐山鄉。三廟前鄉、蓮湖鄉、水上鄉為縣直轄鄉(贛府字[1984]117號)。
1985年4月18日,設立蓮花山、蒔山、白沙洲、聶家、鴉鵲湖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1986年2月23日,撤銷石門街鄉,設置石門街鎮(贛府廳字[1986]74號)。1992年7月27日,撤銷水上鄉(贛民字[1992]138號批復)。
1994年11月25日,撤銷油墩街鄉、謝家灘鄉、四十里街鄉、古縣渡鄉、雙港鄉、饒埠鄉,設立油墩街鎮、謝家灘鎮、四十里街鎮、古縣渡鎮、雙港鎮、饒埠鎮(贛民字[1994]238號批復)。至此,全縣轄9個鎮、32個鄉:鄱陽鎮、石門街鎮、謝家灘鎮、油墩街鎮、田畈街鎮、田十里街鎮、雙港鎮、古縣渡鎮、饒埠鎮、蓮花山鄉、肖家嶺鄉、侯家崗鄉、響水灘鄉、橋頭街鄉、蓮山鄉、枧田街鄉、蒔山鄉、湖濱鄉、碧山鄉、柘港鄉、金盤嶺鄉、鴉鵲湖鄉、銀寶湖鄉、游城鄉、珠湖鄉、高家嶺鄉、白沙洲鄉、站前鄉、凰崗鄉、東溪鄉、聶家鄉、太陽埠鄉、團林鄉、古南鄉、神山鄉、昌洲鄉、磨刀石鄉、蓮湖鄉、三廟前鄉、蘆田鄉、桐山鄉。 1999年5月4日,饒豐綜合墾殖場改制設立饒豐鎮,鎮政府駐紅土山;樂豐良種繁殖場改制設立樂豐鎮,鎮政府駐包家(贛民字[1999]112號批復)。2000年6月27日,撤銷金盤嶺鄉、高家嶺鄉、凰崗鄉,設立金盤嶺鎮、高家嶺鎮、凰崗鎮(贛民字[2000]143號批復)。至此,全縣轄14個鎮、29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191526人,其中:鄱陽鎮101313人、石門街鎮19576人、田畈街鎮26053人、謝家灘鎮54506人、四十里街鎮29645人、雙港鎮53468人、古縣渡鎮38577人、饒埠鎮42491人、油墩街鎮29393人、樂豐鎮9264人、饒豐鎮33734人、金盤嶺鎮30289人、高家嶺鎮10011人、凰崗鎮20408人、橋頭街鄉17128人、肖家嶺鄉14061人、候家崗鄉27797人、蓮花山鄉11159人、銀寶湖鄉18946人、湖濱鄉16319人、蓮山鄉11557人、響水灘鄉23658人、鴉鵲湖鄉11265人、碧山鄉18161人、柘港鄉37009人、枧田街鄉23340人、蒔山鄉10198人、游城鄉43136人、珠湖鄉25555人、站前鄉17550人、白沙洲鄉6992人、團林鄉34466人、磨刀石鄉46008人、聶家鄉8912人、昌洲鄉25382人、古南鄉35007人、東溪鄉13736人、太陽埠鄉10661人、神山鄉12480人、蘆田鄉44591人、桐山鄉16235人、豐廟前鄉54072人、蓮湖鄉57417人。
2001年12月3日,撤銷磨刀石鄉,劃歸鄱陽鎮;撤銷蒔山鄉,劃歸田畈街鎮;撤銷聶家鄉,劃歸雙港鎮;撤銷站前鄉,劃歸高家嶺鎮;撤銷湖濱鄉,劃歸油墩街鎮(贛民字[2001]570號批復)。
2002年底,波陽縣面積4215平方千米,人口135.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0萬人。轄14個鎮、24個鄉,44個居委會、63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鄱陽鎮。
2003年10月21日,撤銷東溪鄉、太陽埠鄉、神山鄉,成建制劃歸凰崗鎮管轄;撤銷碧山鄉,成建制劃歸田畈街鎮管轄(贛民字[2003]273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138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14鎮20鄉:鄱陽鎮、謝家灘鎮、石門街鎮、四十里街鎮、油墩街鎮、田畈街鎮、金盤嶺鎮、高家嶺鎮、凰崗鎮、雙港鎮、古縣渡鎮、饒豐鎮、樂豐鎮、饒埠鎮、肖家嶺鄉、侯家崗鄉、蓮花山鄉、響水灘鄉、橋頭街鄉、蓮山鄉、枧田街鄉、柘港鄉、鴉鵲湖鄉、銀寶湖鄉、游城鄉、珠湖鄉、白沙洲鄉、團林鄉、古南鄉、昌洲鄉、廟前鄉、蓮湖鄉、蘆田鄉、桐山鄉。
2006年1月20日,撤銷古南鄉,成建制劃歸古縣渡鎮管轄;撤銷桐山鄉,成建制劃歸樂豐鎮管轄;撤銷縣蓮山鄉、橋頭街鄉,成建制劃歸油墩街鎮管轄;撤銷肖家嶺鄉,成建制劃歸響水灘鄉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2006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14593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