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縣,在漢代屬珠崖郡紫貝縣地。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以平昌縣拆置“萬安縣”,隸屬瓊州;龍朔二年(662年)增設萬安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至德二年(757年)改萬安為“萬全郡”。迨至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始設“萬寧縣”。紹興十三年(1143年)復置萬安軍。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稱萬州。直到民國三年(1914年)復改為萬寧縣,縣名沿用至今。1996年8月5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萬寧縣設立萬寧市,其管轄范圍不變。8月27日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
萬寧縣城萬城鎮,處于萬寧縣域的東部,已有136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海南有數的幾座著名古城之一。在唐代,縣城原地在今日萬寧縣大茂鎮舊州村一帶,距今萬城鎮東北面約9千米處。到了宋朝,才從舊州遷徙來今日的萬城。
1995年底,萬寧市總面積1883.5平方千米,總人口52.2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2萬人,農業人口44.81萬人;市鎮人口5.84萬人,農村人口46.40萬人。轄18個鄉鎮、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1個國有林場。
1996年底,萬寧市總面積1883.5平方千米,總人口53.22萬人。轄18個鄉鎮、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1997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3.76萬人。轄18個鄉鎮、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1998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4.20萬人。轄18個鄉鎮、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1999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4.61萬人。轄12個鎮、6個鄉、202個村(居)委會,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513604人,其中:萬城鎮70808人,龍滾鎮21426人,和樂鎮37246人,港北鎮15542人,后安鎮28172人,大茂鎮31644人,樂來鎮15073人,北坡鎮44079人,東澳鎮35202人,禮紀鎮26300人,長豐鎮24054人,牛漏鎮9176人,山根鄉11977人,北大鄉9426人,祿馬鄉9160人,南橋鄉10736人,三更羅鄉9083人,新梅鄉5903人,國營東興農場16074人,國營東和農場12177人,國營東嶺農場7708人,國營南林農場15865人,國營新中農場15044人,國營興隆華僑農場31729人。
2000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5.16萬人。轄12個鎮、6個鄉、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2001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5.3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35199戶、總人口55299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732人。)。轄12個鎮、6個鄉、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地萬城鎮。
2002年,北坡鎮、萬城鎮、大茂鎮的長星、東星、周家莊和長豐鎮的濱湖、裕民、南山行政村合并,設立萬城鎮;祿馬鄉、北大鄉合并,設立北大鎮;港北鎮、和樂鎮合并,設立和樂鎮;樂來鎮、后安鎮合并,設立后安鎮;牛漏鎮、長豐鎮(除濱湖、裕民、南山行政村)合并,設立長豐鎮;大茂鎮劃出長星、東星、周家莊行政村后,保留大茂鎮;新梅鄉、禮紀鎮合并,設立禮紀鎮;撤銷山根鄉,設立山根鎮;撤銷三更羅鄉,設立三更羅鎮;撤銷南橋鄉,設立南橋鎮。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5.45萬人。轄12個鎮(萬城鎮、龍滾鎮、山根鎮、和樂鎮、北大鎮、后安鎮、大茂鎮、長豐鎮、東澳鎮、禮紀鎮、南橋鎮、三更羅鎮)、207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和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萬城鎮。
2003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5.96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36269戶、總人口55961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465人。)。轄12個鎮、207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萬城鎮。
2004年底,萬寧市陸地面積1883.5平方千米。人口56.28萬人(公安戶籍人口數:總戶數138541戶、總人口5628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7104人。)。轄12個鎮、202個行政村,境內有5個國有農場1個華僑農場。市政府駐萬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