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橋鎮位于云溪區東北部,東經113度21分、北緯29度33分。東與臨湘市聶市鎮接壤,南與長嶺煉化總公司、路口鎮為鄰,西與陸城鎮毗連,北與臨湘市源潭鎮交界。面積62.9(一說63.8)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2009年末)。轄文修橋1個社區和荊竹、和平、小橋、文橋、臣山、東風、望城、黃皋、華興、姜畈、分水、金星、白荊13個行政村,16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文橋村文修橋旁,距云溪城區18千米、岳陽市區45千米。
屬丘陵地區。東面4個行政村地勢偏高,有荊竹山、應科山、丫髻山、筆架山、駝鶴山等;西面4個行政村是半湖區,水域與白泥湖、莼湖、洋溪湖、冶湖相連;中部5個行政村地理條件較好。水資源有青山湖、青龍河、分水港、天井港、荊竹港等。年平均氣溫16.8度,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古建筑有培風塔、文修橋。
【沿革】鎮名由來因舊時境內有一橋,名文秀橋,后音變為文修橋。解放前屬臨湘縣文化鄉。1949年屬五區碼頭鄉,1958年屬路口公社。1961年分出設立文橋公社,1984年社改鄉。
1996年,面積66.2平方千米,人口1.7萬,鄉政府駐文橋,轄荊州、和平、小橋、文橋、臣山、東風、黃皋、華興、姜畈、分水、金星、白荊、望城13個行政村(《大典》)。1997年,總面積62.9平方千米,總人口17410人(《岳陽年鑒》),轄13個村、164個村民小組(《岳陽年鑒》)。
1999年撤鄉建鎮。2004年轄文橋居委會,文橋、小橋、荊竹、和平、望城、臣山、東風、黃皋、華新、姜畈、分水、金星、白荊13個村。
【郵編】414012【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603104:
~001 121文橋居委會
~201 122文橋村
~202 220小橋村
~203 220荊竹村
~204 122和平村
~205 220望城村
~206 220臣山村
~207 220東風村
~208 220黃皋村
~209 220華新村
~210 220姜畈村
~211 220分水村
~212 220金星村
~213 122白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