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時屬豫州,周為申國地。春秋屬楚,戰國后期曾一度歸韓,秦昭襄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92年)秦大良造白起攻韓撥免,縣境遂屬秦。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南陽郡,始置雉縣。南北朝時西魏置向城縣。五代時后周裁向城縣,并入南陽、方城縣。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置南召縣,因縣城東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驛,故以“南召”名縣。清順治十六年(1613年)廢縣并入南陽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復置南召縣。1947年11月4日解放,11日建立南召縣人民民主政府,縣城遷移李青店,舊邑改為云陽鎮。
1996年?,南召縣面積2925平方千米,人口59.4萬人,轄7個鎮、9個鄉:城關鎮、云陽鎮、喬端鎮、板山坪鎮、南河店鎮、留山鎮、皇路店鎮、馬市坪鄉、小店鄉、太山廟鄉、石門鄉、四棵樹鄉、白土崗鄉、城郊鄉、皇后鄉、崔莊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南召縣總人口561784人,其中:城關鎮38598人、留山鎮33907人、云陽鎮66316人、皇路店鎮50440人、南河店鎮42621人、白土崗鎮39733人、板山坪鎮23435人、喬端鎮15235人、城郊鄉37635人、小店鄉33498人、皇后鄉35287人、太山廟鄉35306人、石門鄉28874人、四棵樹鄉27861人、馬市坪鄉19513人、崔莊鄉33525人。
2005年末,南召縣轄8個鎮、8個鄉:城關鎮、留山鎮、云陽鎮、南河店鎮、皇路店鎮、板山坪鎮、喬端鎮、白土崗鎮;城郊鄉、四棵樹鄉、皇后鄉、小店鄉、石門鄉、太山廟鄉、崔莊鄉、馬柿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