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浦得名于清嘉慶三年,因其在板浦、卞家浦形成以后,故名新浦。民國十四年,隴海鐵路修到大浦港,新浦商業日趨興旺,名副其實之商埠。民國二十七年后,日本侵略軍兩次轟炸海州,海州城幾成廢墟,許多居民搬遷至新浦,人口驟增,居民達5萬。1961年更名為連云港市,新浦區是市政府所在地。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浦區(轄8個街道)總人口260628人,其中:浦東街道22229人,浦西街道19451人,市東街道23139人,新東街道59864人,新南街道44469人,路南街道34531人,新海街道40431人,臨洪街道16514人。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準,撤銷云臺區,將云臺區的南城鎮、花果山鄉、云臺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2004年末,南城鎮面積3.80平方千米,人口7765人。云臺鄉面積58.12平方千米,人口32971人。花果山鄉面積33.30平方千米,人口15014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缺街道數據)
2005年,將新浦區猴嘴街道及其轄區范圍內的海域和灘涂劃歸連云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新浦區行政區域面積214.1平方千米,人口30萬人,轄6個街道、1個鎮、2個鄉。【江蘇省政府《關于同意調整連云港市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20號)和連云港市政府《關于將新浦區猴嘴街道辦事處劃歸連云區管轄的通知》(連政發[2005]76號 4月26日)】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于同意調整連云港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7號)和連云港市政府《關于將灌云縣寧海鄉劃歸新浦區管轄的通知》(連政發[2005]111號),將灌云縣寧海鄉整建制劃歸新浦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新浦區行政區域面積259.54平方千米,人口32.45萬人,轄6個街道、1個鎮、3個鄉:浦東街道、浦西街道、新東街道、新南街道、路南街道、新海街道、南城鎮、云臺鄉、花果山鄉、寧海鄉。境內還有云臺農場、南云臺林場。
2008年,將東海縣浦南鎮劃歸連云港市新浦區管轄,并將江蘇省國營崗埠農場劃入新浦區行政區域(2007年末江蘇省政府批準)。行政區劃調整后,新浦區行政區域面積461.1平方千米,人口43.9萬人,轄6個街道、2個鎮、3個鄉。
2009年,將新浦區寧海鄉劃歸海州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后,新浦區行政區域面積415.19平方千米,人口43.78萬人,轄2個鎮、2個鄉、6個街道。
2009年末,新浦區總面積462平方千米、總人口45.03萬人。轄6個街道、2個鎮、2個鄉:浦東街道、浦西街道、新東街道、新南街道、路南街道、新海街道、南城鎮、浦南鎮、云臺鄉、花果山鄉;云臺農場、南云臺林場、崗埠農場。區政府駐民主路343號。其中,南城鎮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7690人,浦南鎮面積108.5平方千米、人口48325人,云臺鄉面積58.12平方千米、人口30017人,花果山鄉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16463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浦區常住總人口587380人,其中:浦東街道62543人,浦西街道58226人,新東街道107350人,新南街道82793人,路南街道60833人,新海街道61177人,南城鎮6996人,浦南鎮48774人,云臺鄉28603人,花果山鄉31437人,云臺農場4971人,南云臺林場4219人,崗埠農場21864人,新浦經濟開發區7594人。
2013年1月6日,省政府批準撤銷花果山鄉、南城鎮、云臺鄉,設立花果山街道、南城街道、云臺街道(蘇政復[2013]5號)。花果山街道辦事處駐大村居委會花果山北路26號,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管理1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南城街道辦事處駐鳳凰居委會新大街156號,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7299人,管理3個居委會;云臺街道辦事處駐凌州居委會云善路1號,面積68.12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管理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