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語“閭閻良善”去首尾2字得名。秦設櫟陽縣,漢增設萬年縣,北魏改廣陽縣,唐設平陵縣,后改為栗邑縣,宋為櫟陽縣,元撤銷櫟陽縣劃入臨潼縣,明清為鎮。
建國初為臨潼縣閻良區,1964年復設鎮。1966年8月1日,以臨潼縣的閻良鎮及周圍37個村劃歸西安市后設閻良區(縣級),區以駐地閻良鎮得名。1966年11月改名東紅區,1972年復稱閻良區。1987年劃入臨潼縣的六個鄉后成今域。
1990年末,轄境東與渭南市、蒲城縣接壤,西與三原縣毗連,北至荊山原與富平縣為鄰,南隔清河與臨潼縣相望,呈東西長方形,面積240平方千米,人口205035人,區政府駐閻良鎮延安路,轄1個街道、7個鄉,29個居委會(含家委會)、77個行政村。
1996年,閻良區面積240平方千米,人口22.6萬人,轄2街道2鎮4鄉:新華路街道、鳳凰路街道、武屯鎮、關山鎮、北屯鄉、康橋鄉、振興鄉、新興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閻良區常住總人口235672人,其中(2個街道、3個鎮、3個鄉):鳳凰路街道43555人、新華路街道50427人、武屯鎮34321人、康橋鎮21718人、關山鎮30889人、振興鄉21438人、新興鄉13675人、北屯鄉1964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閻良區常住總人口278604人,其中:鳳凰路街道58060人,新華路街道67827人,振興街道25418人,新興街道14343人,北屯街道23641人,武屯鎮35767人,關山鎮53548人。
2012年末,閻良區面積244.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6838人,常住人口28.23萬人。轄5個街道、2個鎮:鳳凰路街道、新華路街道、振興街道、新興街道、北屯街道、武屯鎮、關山鎮。2013年末,閻良區轄5個街道、2個鎮,共有23個社區、8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延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