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至元明時(shí)期,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數(shù)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清朝初年,現(xiàn)承德市區(qū)所在地仍只是個(gè)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叫熱河上營。清雍正元年(1723年)設(shè)熱河廳。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澤”之義,改名為承德州。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為承德府,嘉慶十五年設(shè)熱河都統(tǒng)府。辛亥革命后廢除府制,改承德縣。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shè)置熱河特別區(qū)。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為熱河省,承德為省會(huì)。1948年設(shè)承德市。
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1956年承德市劃歸河北省,同年九月改由承德專區(qū)代管。1956年11月,興隆縣鷹手營子、壽王墳劃歸承德市管轄,設(shè)鷹手營子礦區(qū)。1958年承德縣建制撤銷,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承德市轄市區(qū)、下板城區(qū)、隆化縣、圍場(chǎng)縣、豐寧縣、灤平縣、興隆縣、青龍縣、平泉縣。
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設(shè),分設(shè)后的承德市設(shè)翠橋區(qū)、虹橋區(qū)、雙塔山區(qū)、紅石巒工委、雙峰寺工委。1965年2月,鷹手營子、壽王墳、馬圈子重新劃歸承德市,復(fù)設(shè)鷹手營子礦區(qū)。1984年1月,承德市改為省轄市,轄雙橋區(qū)、雙灤區(qū)、鷹手營子礦區(qū),承德縣。青龍縣劃歸秦皇島市。
1993年7月1日地、市合并,實(shí)行市管縣的管理體制,轄八縣三區(qū)。即雙橋、雙灤2區(qū)和鷹手營子礦區(qū),承德、興隆、平泉、灤平、隆化5縣和寬城滿族、豐寧滿族、圍場(chǎng)蒙古族滿族3個(gè)自治縣。1996年,承德市面積39548平方千米,人口約345萬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承德市常住總?cè)丝?324121人。其中:雙橋區(qū)275061人、雙灤區(qū)93455人、鷹手營子礦區(qū)68735人、承德縣447345人、興隆縣303861人、平泉縣436917人、灤平縣309532人、隆化縣373773人、豐寧滿族自治縣341561人、寬城滿族自治縣221887人、圍場(chǎng)滿蒙古自治縣45199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承德市常住總?cè)丝?473201人,其中:雙橋區(qū)424897人,雙灤區(qū)146878人,鷹手營子礦區(qū)62454人,承德縣388554人,興隆縣314730人,平泉縣446939人,灤平縣287986人,隆化縣372030人,豐寧滿族自治縣357029人,寬城滿族自治縣250304人,圍場(chǎng)滿族蒙古族自治縣421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