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四十一年置縣。據傳,建縣時,四十里內鑿井無水,故名奇臺。現縣治舊名“古城子”,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奇臺縣治從奇臺(今名老奇臺)遷駐古城子,遂將古城改稱為奇臺。
漢為車師后部,唐為庭州的蒲類縣,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元屬別失八里行尚書省。明為瓦剌游牧地,清初為準噶爾部游牧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置奇臺縣,隸鎮西府,縣治在今老奇臺鎮。光緒十五年(1889年)縣治從老奇臺遷今縣城所在地古城子,隸屬迪化府。1943年隸迪化專區,1958年屬昌吉回族自治州。
1996年,奇臺縣轄3個鎮、12個鄉:奇臺鎮、老奇臺鎮、半截溝鎮、西北灣鄉、古城鄉、五馬場哈薩克族鄉、西地鄉、坎爾孜鄉、大泉塔塔爾族鄉、喬仁哈薩克族鄉、吉布庫鄉、碧流河鄉、東灣鄉、七戶鄉、三個莊子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奇臺縣常住總人口204796人,其中:奇臺鎮40338人、老奇臺鎮12041人、半截溝鎮18687人、吉布庫鎮12711人、東灣鎮8846人、西地鎮13138人、碧流河鄉 9431人、西北灣鄉19737人、坎爾孜鄉4250人、五馬場鄉6680人、古城鄉8749人、喬仁鄉3205人、七戶鄉7098人、三個莊子鄉4040人、大泉塔塔爾民族鄉3724人、兵團108團4432人、兵團109團4010人、兵團110團4585人、兵團奇臺農場16103人、兵團北塔山牧場2997人。
2003年,奇臺縣總面積16709.36平方千米,總人口228983人。轄6鎮、9鄉:奇臺鎮、老奇臺鎮、半截溝鎮、吉布庫鎮、東灣鎮、西地鎮、碧流河鄉、西北灣鄉、坎爾孜鄉、古城鄉、七戶鄉、三個莊子鄉、五馬場哈薩克族鄉、喬仁哈薩克族鄉、大泉塔塔爾族鄉。縣政府駐奇臺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奇臺縣常住總人口210566人,其中:奇臺鎮63777人,老奇臺鎮9906人,半截溝鎮16044人,吉布庫鎮10640人,東灣鎮7024人,西地鎮10880人,碧流河鄉7547人,西北灣鄉17979人,坎爾孜鄉4262人,五馬場鄉7172人,古城鄉8092人,喬仁鄉4126人,七戶鄉5464人,三個莊子鄉3667人,塔塔爾鄉3726人,兵團奇臺農場26868人,兵團農六師北塔山牧場3392人。
2014年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4]9號)批復同意撤銷碧流河鄉,設立碧流河鎮;10月20日,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4]181號)批復同意撤銷三個莊子鄉,設立三個莊子鎮。至此,全縣轄8個鎮、7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