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十九年(599年)置務川縣。唐置都濡縣,以都濡水為名。宋復置務川縣。元至元年間因婺星隕石降此,改務川縣為婺川縣。1958年因“婺””字生僻改名為務川縣,1986年改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1996年,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面積2772.8平方千米,人口約36.8萬人,轄10個鎮、5個鄉:都濡鎮、豐樂鎮、黃都鎮、涪洋鎮、鎮南鎮、硯山鎮、浞水鎮、茅天鎮、柏村鎮、大坪鎮、蕉壩鄉、紅絲鄉、泥高鄉、分水鄉、石朝鄉。縣政府駐都濡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總人口386164人,其中:都濡鎮63274人,豐樂鎮28742人,黃都鎮27477人,涪洋鎮37251人,鎮南鎮24221人,硯山鎮12992人,浞水鎮33225人,茅天鎮23444人,柏村鎮13559人,大坪鎮26434人,泥高鄉29198人,分水鄉19037人,蕉壩鄉22477人,紅絲鄉12795人,石朝鄉12038人。
2003年末,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總人口42.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0.3萬人;非農業人口2.96萬人。轄10個鎮、5個鄉,119個行政村、3個社區。
2007年末,全縣總面積2777平方千米,總人口43.53萬人,非農業人口3.35萬人。以仡佬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6.5%。轄10個鎮、5個鄉,4個居委會、110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321657人,其中:都濡鎮76108人,豐樂鎮25006人,黃都鎮21930人,涪洋鎮24535人,鎮南鎮17669人,硯山鎮8495人,濯水鎮25399人,茅天鎮18362人,柏村鎮9995人,大坪鎮20035人,泥高鄉23783人,分水鄉13734人,蕉壩鄉17732人,紅絲鄉9660人,石朝鄉9214人。2010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2.19萬人。
2011年末,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面積27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70萬人,戶籍人口45.6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3.7萬人。轄10個鎮、5個鄉,4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