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置河池縣,曾改懷德縣,明改河池守御千戶所,后升河池州。民國初復置河池縣。1983年撤縣設市。2002年10月撤市設區。據《今縣釋名》:“縣東有古浪溪,南有秀水,西有貓溪,居民引水灌溉民田,多者千余頃。河池水利,甲于粵西,宋因以名縣。明為州。”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83]215號):撤銷河池縣,設立河池市,以原河池縣的行政區域為河池市的行政區域。1996年,河池市面積2339平方千米,人口約29萬人,轄3個鎮、11個鄉:金城江鎮、六甲鎮、河池鎮、白土鄉、東江鄉、六圩鄉、五圩鄉、下考鄉、拔貢鄉、側嶺鄉、九圩鄉、保平鄉、長老鄉、三旺鄉。市政府駐金城江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池市總人口318348人。其中:金城江鎮121911人,東江鎮32350人,六圩鎮24560人,六甲鎮14051人,河池鎮18213人,拔貢鎮14161人,九圩鎮19196人,白土鄉14471人,五圩鄉12595人,下考鄉6414人,側嶺鄉9512人,保平鄉10429人,長老鄉13309人,三旺鄉7176人。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52號):(1)撤銷河池地區和縣級河池市,設立地級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金城江區。(2)河池市設立金城江區,以原縣級河池市的行政區域為金城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江北東路。
2004年末,全區總面積2340平方千米。總人口31.0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42萬人,占總人口的36.7%。轄8個鎮、6個鄉:金城江鎮、東江鎮、六圩鎮、六甲鎮、河池鎮、拔貢鎮、九圩鎮、五圩鎮、白土鄉、下考鄉、側嶺鄉、保平鄉、長老鄉、三旺鄉。共有111個行政村、33個社區。區政府駐金城江鎮。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2005]169號)同意調整金城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金城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金城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下考鄉,整建制并入河池鎮,河池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旺鄉,整建制并入九圩鎮,九圩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前,全區鄉鎮轄區平均面積16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2.2萬人,其中面積最小的是金城江鎮,轄區面積約26平方千米,其次是三旺鄉,面積110平方千米。下考鄉人口最少,三旺鄉次之。
全區現轄1個街道、7個鎮、4個鄉:金城江街道、東江鎮、六圩鎮、六甲鎮、河池鎮、拔貢鎮、九圩鎮、五圩鎮、白土鄉、側嶺鄉、保平鄉、長老鄉。區政府駐金城江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