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在其北,取臨泰山而平安之意。漢置奉高縣。宋開寶五年(972年),乾封縣治遷岱岳鎮(zhèn)(今泰城),為境內(nèi)有縣治之始。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奉符設(shè)泰安軍,泰安得名始此。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泰安升軍為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州為府,設(shè)附郭泰安縣,隸山東省布政使司。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留泰安縣。
泰山區(qū)行政專員公署于1940年3月在萊蕪縣成立,始隸魯中行署。1950年5月,泰山、泰西兩專署合并為泰安專署,泰城為泰安專署及泰安縣駐地。1958年6月,泰安城關(guān)鎮(zhèn)及周圍村莊劃出建立泰安市;同年11月29日,泰山市與泰安縣合并建立泰安市。1958年11月,撤銷泰安專區(qū);1961年5月復(fù)置泰安專區(qū)。1963年4月撤泰安市復(fù)泰安縣。
1972年7月泰安專區(qū)改為泰安地區(qū)。1982年3月泰安縣再次改為泰安市。1985年5月泰安地區(qū)撤銷,成立地級泰安市,原縣級泰安市分設(shè)泰山區(qū)、郊區(qū)。2000年4月19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將泰安市郊區(qū)更名為泰安市岱岳區(qū),區(qū)政府駐地由泰安區(qū)遷至粥店街道粥店村西側(cè)。
1997年末,全市總?cè)丝?32.81萬人,面積7762平方千米,市政府駐泰城,轄泰山、郊區(qū)2區(qū)、寧陽、東平2縣,代管新泰、肥城2個縣級市,共有7個街道、72個鎮(zhèn)、29個鄉(xiāng)。1998年末,全市總?cè)丝?35.95萬人,面積7762平方千米,共有7個街道、72個鎮(zhèn)、29個鄉(xiāng)。1999年末,全市總?cè)丝?38.59萬人,面積7762平方千米,共有7個街道、72個鎮(zhèn)、29個鄉(xiāng)。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泰安市總?cè)丝?334631人;其中:泰山區(qū)615720人、岱岳區(qū)922491人、寧陽縣777546人、東平縣725877人、新泰市1344395人、肥城市948602人。2000年末,全市總?cè)丝?40.74萬人,面積7762平方千米,共有8個街道、61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2001年末,全市總?cè)丝?43.08萬人,面積7762平方千米,共有8個街道、61個鎮(zhèn)、17個鄉(xiāng)。2002年末,全市共有10個街道、61個鎮(zhèn)、15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