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中,因位于揚子江中而得名。清代分屬泰興、江都、邗江、丹徒、丹陽、武進6縣市管轄,光緒三十年(1904)設太平廳,宣統三年(1911)改設太平縣。因與安徽省太平縣同名,1914年改揚中縣。1994年撤縣設市(縣級)。
1996年,揚中市面積320平方千米,人口28.3萬人。轄11個鎮:三茅鎮、新壩鎮、聯合鎮、豐裕鎮、三躍鎮、興隆鎮、長旺鎮、永勝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市政府駐三茅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揚中市總人口301672人,其中:三茅鎮79229人,新壩鎮35255人,聯合鎮20445人,豐裕鎮19939人,三躍鎮21760人,興隆鎮14929人,長旺鎮16511人,油坊鎮30533人,永勝鎮16941人,八橋鎮18854人,西來橋鎮16702人,揚中經濟開發區10574人。
2001年3月,將三茅鎮、豐裕鎮合并為三茅鎮,鎮政府駐三茅;將新壩鎮、聯合鎮合并為新壩鎮,鎮政府駐新壩;將興隆鎮、三躍鎮合并為興隆鎮,鎮政府駐興隆;將油坊鎮、長旺鎮合并為油坊鎮,鎮政府駐油坊;將八橋鎮、永勝鎮合并為八橋鎮,鎮政府駐八橋。調整后,全市轄6個鎮:三茅鎮、新壩鎮、興隆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
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27.24萬人。三茅鎮面積49.45平方千米,人口73284人。新壩鎮面積49.20平方千米,人口25932人。興隆鎮面積33.04平方千米,人口20148人。油坊鎮面積45.93平方千米,人口26999人。八橋鎮面積34.58平方千米,人口18534人。西來橋鎮面積19.50平方千米,人口9636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11月17日,省政府(蘇政復[2005]105號)批準同意撤銷興隆鎮、三茅鎮,合并設立新的三茅鎮,行政區域面積133.19平方千米,人口13.09萬人,轄36個村、15個社區,駐地設在揚中城區文化北路。區劃調整后,揚中市轄5個鎮:三茅鎮、新壩鎮、油坊鎮、八橋鎮、西來橋鎮,鎮域平均面積66.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5.5萬人。市政府駐三茅鎮。
2009年末,揚中市總面積331平方千米、總人口10.97萬戶、27.66萬人。三茅鎮面積77.16平方千米、人口106934人,新壩鎮面積49.2平方千米、人口52660人,油坊鎮面積45.93平方千米、人口45993人,八橋鎮面積34.58平方千米、人口37239人,西來橋鎮面積19.5平方千米、人口20076人。(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揚中市常住總人口334977人,其中:三茅鎮154338人,新壩鎮54182人,油坊鎮42663人,八橋鎮34458人,西來橋鎮18689人,經濟開發區30647人。
2011年,撤銷三茅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三茅和興隆兩個街道;10月22日,兩個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三茅街道管理大眾、企東、營房、普濟、三橋、明華、指南、友好、錦程、興華、濱江、永和、民主、中華、興陽、永勤16個村委會和豐裕、同心、建設、廣寧、江洲路、文化新村、英雄、金星、中橋、揚子新村、新揚、新勝、港聯、新民14個居委會;興隆街道管理福源、興城、恒躍、新星、德云、雙躍6個村委會和興隆、三躍2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