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析置石棉縣。因地產石棉,故名。時屬西康省雅安專區,1955年屬四川省雅安專區(1970年改稱雅安地區,2000年改地級雅安市)。
1996年,石棉縣面積2678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轄1個鎮、6個鄉、10個民族鄉:新棉鎮、安順彝族鄉、先鋒藏族鄉、蟹螺藏族鄉、永和鄉、農場鄉、回隆彝族鄉、擦羅彝族鄉、栗子坪彝族鄉、美羅鄉、迎政鄉、宰羊鄉、豐樂鄉、新民藏族彝族鄉、挖角彝族藏族鄉、田灣彝族鄉、草科藏族鄉。縣政府駐新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棉縣常住總人口123261人,其中:新棉鎮26068人,安順彝族鄉6542人,先鋒藏族鄉5568人,蟹螺藏族鄉3711人,永和鄉5561人,農場鄉13243人,回隆彝族鄉12738人,擦羅彝族鄉3655人,栗子坪彝族鄉3876人,美羅鄉8106人,迎政鄉7026人,宰羊鄉5516人,豐樂鄉5353人,新民藏族彝族鄉7713人,挖角彝族藏族鄉3133人,田灣彝族鄉3082人,草科藏族鄉2370人。
2004年,石棉縣轄1個鎮(新棉)、5個鄉(永和、美羅、迎政、宰羊、豐樂)、10個民族鄉(安順彝族、先鋒藏族、蟹螺藏族、回隆彝族、田灣彝族、草科藏族、擦羅彝族、栗子坪彝族、新民藏族彝族、挖角彝族藏族)。
2006年9月4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46號)批復同意豐樂等4個鄉政府駐地遷移:將豐樂鄉政府駐地由紅崗村遷到三星村;將宰羊鄉政府駐地由坪陽村遷到碾子村;將迎政鄉政府駐地由八牌村一組(海拔851米以下) 遷到八牌村一組廟子(海拔851米以上);將永和鄉政府駐地由玉龍村遷到白馬村。
2006年9月30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6]50號)批復石棉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一、新建棉城街道辦事處。轄原新棉鎮的新街、老街、西區、巖子4個社區和原四川石棉礦的川棉、廣元堡、川心店、草八排4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棉城街道辦事處駐川棉社區。二、新棉鎮轄城北、東區、禮約、順河、向陽、安靖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新棉鎮政府駐地由老街社區居委會遷至城北村。三、石棉縣政府駐地名稱由新棉鎮彩虹路9號變更為棉城街道辦事處彩虹路9號。
調整后,全縣轄1個街道、1個鎮、15個鄉(其中10個民族鄉):棉城街道;新棉鎮、安順彝族鄉、先鋒藏族鄉、蟹螺藏族鄉、永和鄉、回隆彝族鄉、擦羅彝族鄉、栗子坪彝族鄉、美羅鄉、迎政鄉、宰羊鄉、豐樂鄉、新民藏族彝族鄉、挖角彝族藏族鄉、田灣彝族鄉、草科藏族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棉縣常住總人口123600人,其中:棉城街道32627人,新棉鎮9959人,安順彝族鄉8762人,先鋒藏族鄉6531人,蟹螺藏族鄉3566人,永和鄉4739人,回隆彝族鄉8777人,擦羅彝族鄉4207人,栗子坪彝族鄉5207人,美羅鄉8484人,迎政鄉6228人,宰羊鄉4886人,豐樂鄉2686人,新民藏族彝族鄉7314人,挖角彝族藏族鄉4130人,田灣彝族鄉3054人,草科藏族鄉24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