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設廣定縣,隋仁壽元年(601年)改為蒲江縣。以蒲江為名。以盛產蒲草而得名。1960年撤銷蒲江縣并入邛崍縣,1962年復置蒲江縣。
1996年,蒲江縣面積582.9平方千米,人口25.2萬人。轄9鎮10鄉?h政府駐鶴山鎮。
1999年,蒲江縣轄10個鎮、9個鄉:鶴山鎮、壽安鎮、大塘鎮、天華鎮、西來鎮、大興鎮、甘溪鎮、五星鎮、朝陽湖鎮、成佳鎮;復興鄉、西南鄉、光明鄉、白云鄉、壽民鄉、長秋鄉、松華鄉、敦厚鄉、高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蒲江縣常住總人口247548人,其中:鶴山鎮44658人,天華鎮19326人,壽安鎮23145人,五星鎮13128人,西來鎮15906人,大塘鎮15001人,甘溪鎮10445人,大興鎮16491人,成佳鎮9319人,朝陽湖鎮10142人,壽民鄉6340人,長秋鄉4086人,松華鄉8077人,敦厚鄉6688人,復興鄉12819人,高橋鄉9741人,西南鄉10981人,光明鄉5593人,白云鄉5662人。
2004年8月26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29號)批復同意撤銷天華、五星2鎮和松華、敦厚、壽民、西南、高橋5鄉。將原天華鎮、西南鄉和原高橋鄉的獅子樹、大林、潘溝3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鶴山鎮。鶴山鎮政府駐建設路。將原五星鎮、松華鄉、壽民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壽安鎮。壽安鎮政府駐政府街。將原敦厚鄉和原高橋鄉的桂花、陡巖、育才、大田4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西來鎮。西來鎮政府駐西來場。將原大興鎮的沙樓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成佳鎮。成佳鎮政府駐東升街。將原高橋鄉的玉龍、橋墩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大興鎮。大興鎮政府駐大興場。
2004年,蒲江縣總面積57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43人/平方千米。轄鶴山、大塘、壽安、西來、大興、甘溪、朝陽湖、成佳8個鎮和復興、白云、長秋、光明4個鄉,19個社區、192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蒲江縣常住總人口239562人,其中:鶴山鎮83775人,大塘鎮12435人,壽安鎮47858人,朝陽湖鎮9122人,西來鎮26767人,大興鎮16350人,甘溪鎮9277人,成佳鎮9762人,復興鄉11720人,光明鄉4253人,白云鄉4703人,長秋鄉3540人。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21號)批復同意撤銷鶴山鎮,設立鶴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