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天河區位于廣州市老城區東部,總面積141平方千米。總人口60萬人(2003年)。2005年區劃調整后面積人口數據待更新。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630。代碼:440106。區號:020。拼音:Tianhe Qu。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www.天河區轄21個街道(五山、員村、車陂、沙河、石牌、興華、沙東、林和、棠下、獵德、冼村、天園、天河南、元崗、黃村、龍洞、長興、鳳凰、 前進、珠吉、新塘)。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網·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區劃網站天河區得名于區內的天河體育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7月4日,原址為天河機場。天河機場建成于1930年,因機場建在天河村的土地上,故名。天河村原名大水圳村,建于宋代,因村前有一條大水圳而得名(圳為河涌,指現在的沙河涌)。民國年間改名天河村。
建國前,轄區內基本上屬番禺縣管轄。建國后,轄區曾多次變更,沙河地區先后隸屬于廣州市沙河區、石牌區、冼獵楊區、白云區、東區和郊區;東圃地區先后隸屬于番禺縣、郊區和黃埔區。1956年6月后,轄區曾一度歸屬廣州市郊區。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東圃地區兩次轉歸黃埔區。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區前,轄區全部屬廣州市郊區。1984年7月27日,中共廣州市委正式發文作出籌建天河區的決定。“天河區”這個名稱首次出現在文件上。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發文同意設立天河區,天河區從此定名。
1985年,天河區轄:沙河街、五山街、員村街、車陂街、以及沙河區(鎮)(含同和鄉、京溪鄉)、東圃區(鎮)。當時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20.04萬人。
1987年3月,成立石牌街道。9月,同和鎮(由同和鄉和京溪鄉組成)劃歸白云區管轄。
1990年,天河區常住人口430153人。1991年,天河區暫住人口64694人。
1992年4月,楊箕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10月9日,設立天河南街道。
1994年2月,原市農工商聯合總公司鳳凰農工商公司屬下的柯木塱、漁沙坦兩行政村劃歸天河區。8月,沙東村二隊(自然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
1995年8月11日,設立興華街道、沙東街道、林和街道。暫住人口79603人。
1997年11月18日,設立棠下街道。
1999年9月30日,設立天園街道。12月29日,設立冼村街道、獵德街道。
2000年9月,原屬廣州市新塘農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樹4個行政村移交給天河區。年底,天河區轄14個街道、2個鎮(沙河鎮、東圃鎮)。常住人口532325人,暫住人口203397人。 (以下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總人口1109320人,各街道、鎮人口: 五山街道 86900 員村街道 74249 車陂街道 56061 沙河街道 48749 登峰街道 79533 石牌街道 134347 沙東街道 32075 天河南街道 57537 林和街道 55735 興華街道 77415 棠下街道 67188 天園街道 31920 冼村街道 28746 獵德街道 16838 東圃鎮 108015 沙河鎮 154012
2001年10月,設立黃村街道、元崗街道。
2002年12月,撤銷沙河鎮,設立龍洞、長興和鳳凰3個街道;撤銷東圃鎮,設立前進、珠吉和新塘3個街道。12月31日,6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年底,天河區轄22個街道(五山 員村 車陂 沙河 登峰 石牌 光華 沙東 林和 棠下 獵德 冼村 天園 天河南 元崗 黃村 龍洞 長興 鳳凰 前進 珠吉 新塘)。
2003年1月,新塘街道玉樹行政村劃歸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底,天河區轄22個街道(沙河、五山、車陂、員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東、興華、棠下、獵德、天園、冼村、黃村、元崗、珠吉、新塘、龍洞、長興、鳳凰、前進),面積147.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8109人,暫住人口584926人。
2004年天河區區劃一覽:轄22個街道。
五山街道:轄 岳洲、茶山、東莞莊、華工、華農、農科院、廣工大、華文、白石崗、瘦狗嶺、高勝、五所12個社區。
員村街道:轄 新街、華穎、絹麻、怡景、天一莊、金蓮、員村二橫路、新村、僑穎、員僑、程界西、程界東、東和、美林海岸、新墟、員村四橫東、員村四橫路、昌樂園18個社區。
車陂街道:轄 東圃、西湖、天雅、龍口、西岸、沙美、東岸、美好、廣氮、車陂北10個社區。
沙河街道:轄 左竹園、西街、新一街、先烈東橫路、濂泉西、水蔭四橫路、永福正街7個社區。
登峰街道:轄 下塘、獅帶崗、橫枝崗、西坑、清水塘、淘金北、黃田、恒福、童心、云泉10個社區。
石牌街道:轄 東城、南苑、華師大、暨大、南大、華標、冠軍、松崗、龍口西、金田、鴻景園、朝陽、逢源、石東、東海、龍口花園、穗園、金帝、綠荷、南鎮、瑞華21個社區。
沙東街道:轄 沙和、范屋、濂泉、天河山莊、陶莊、天平架6個社區。
天河南街道:轄 育蕾、天河直街、南雅苑、體育村、體育西、廣和、體育東、南一路、廣州大道中、天榮、天河村、南二路、天河東、楊箕、中山一路15個社區。
林和街道:轄 德榮、禺東西、花生寮、紫荊、天壽、天河北、天譽、恒怡、潤和、僑庭、雅康11個社區。
興華街道:轄 蘇莊、牛利崗、伍仙橋、興華、鰲魚崗、河水、僑源閣、金燕、燕塘9個社區。
棠下街道:轄 加拿大花園、棠德南、祥龍、華景西、華景東、荷光西、荷光東、達善、棠德北、郵電、天安、豐樂12個社區。
天園街道:轄 腰崗、穗東、華港、東暉、東成、環宇、駿景、文昌、翠湖、科韻10個社區。
獵德街道:轄 獵德、遠洋明珠、南國花園、利民、譽城苑5個社區。
冼村街道:轄 冼村、楊箕東、新慶村、跑馬地花園、潭駿、金城、金園7個社區。
元崗街道:轄 上元崗、下元崗、中人、南興、天源5個社區。
黃村街道:轄 黃村西、荔苑、天雅、江夏、體委基地、大觀6個社區。
長興街道:轄 長湴、樂意居、岑村、天鵝、建麗、興科、科藝、興安8個社區;長湴、岑村2個村委會。
龍洞街道:轄 中南、上社、西社、育龍、綠洲5個社區;龍洞村委會。
鳳凰街道:轄 漁沙坦、柯木朗、鳳凰、高塘石4個社區;漁沙坦、柯木朗2個村委會。
前進街道:轄 羊城花園、石溪、宦溪、蓮溪、天力居、怡東6個社區;前進村委會。
珠吉街道:轄 珠村南、珠村北、吉山東、吉山西4個社區;珠村、吉山2個村委會。
新塘街道:轄 新塘、新園、新景、迎賓、凌塘、沐陂6個社區;新塘、凌塘、沐陂、玉樹4個村委會。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5]35號):將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天河區新塘街道的玉樹村劃歸蘿崗區管轄。調整前,天河區面積141平方千米,人口58萬(2001年)。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天河區轄21個街道(五山、員村、車陂、沙河、石牌、興華、沙東、林和、棠下、獵德、冼村、天園、天河南、元崗、黃村、龍洞、長興、鳳凰、 前進、珠吉、新塘)。
街道簡介(www.根據《天河年鑒(2004年)》整理,為2003年統計資料)
沙河街道 建于1950年7月,由廣州市白云區沙東鄉的沙河大街地區組成,因轄內有沙河大街、沙河墟以及流經該地區的沙河而得名。2003年,面積1.26平方千米,總人口45809人,其中常住人口41419人。轄7個社區(西街、左竹園、濂泉西、先烈東橫路、新一街、永福正街、水蔭四橫路)。辦事處駐沙河大街89號樓一、二樓。
登峰街道 建于1987年8月,由沙河鎮劃出登峰村、西坑村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4.75平方千米,總人口85456人,其中常住人口44888人。轄10個社區(童心、下塘、獅帶崗、黃田、橫枝崗、淘金北、恒福、西坑、云泉、清水塘)。轄內2個撤村改制公司:登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登峰行政村原轄上塘、下塘、橫枝崗、鳳鳴村等4個自然村,1999年5月撤銷原村委會,組建公司)、西坑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坑行政村原轄西坑、坑口、清水塘、長腰嶺、金貴、田螺墩等6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西坑村撤村改制公司)。
車陂街道 建于1981年5月,由東圃公社劃出車陂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5.6平方千米,總人口7.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4萬人。轄10個社區(東圃、西湖、天雅、龍口、西岸、沙美、東岸、美好、廣氮、車陂北)。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車陂行政村原轄四約、沙美、東岸3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車陂村撤村改制,組建公司)。
天河南街道 建于1993年8月,由石牌街劃出天河北路南面的地區組成,因主要地段位于天河體育中心南面,故名。2003年,面積2.48平方千米,總人口68468人,其中常住人口51394人。轄15個社區(南一路、育蕾路、體育西、體育東、南二路、南雅苑、天河東、體育村、天河直街、大道中、天河村、天榮、廣和、楊箕、中山一路)。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楊箕企業集團公司(宋朝時期,楊箕村形成,曾名塋基村、簸箕村。建區后屬沙河鎮管轄。2003年1月由天河南街接手管理。1999年7月,原楊箕村撤村改制)。
林和街道 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林和村及石牌街、天河南街、沙河街劃出部分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3.8平方千米,總人口72671人,其中常住人口41795人。轄11個社區(潤和、花生寮、禺東西、德榮、僑庭、雅康、紫荊、天壽、天河北、恒怡、天譽)。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林和潤楊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林和行政村原轄林和村和解放新村2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制)。
興華街道 建于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銀河村和從五山街劃出部分地段組成,因街內有主要街道興華直街、興華路以及興華村,故名。2003年,面積4.288平方千米,總人口66149人,其中常住人口27544人。轄9個社區(燕塘、僑源閣、鰲魚崗、牛利崗、伍仙橋、興華、蘇莊、河水、金燕)。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銀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銀河村委會原轄有銀錠塘、河水村、馬蹄崗、雞荔村、伍仙僑、蘇莊、牛利崗、鰲魚崗、興華村9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銀河村撤村改制)。
沙東街道 建于1995年8月,由沙河鎮劃出沙東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沙東村,故名。2003年,面積2.16平方千米,總人口35483人,其中常住人口18500人。轄6個社區(沙和、濂泉、天平架、范屋、天河山莊、陶莊)。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沙東有利集團公司(沙東行政村原轄永福村、花生寮、沙河新村、江屋村、陶莊、甘園、南蛇坑、涂屋、菜寮、塘寮、大洲地、左竹園、右竹園等21個自然村。1999年7月,沙東村撤村改制)。
石牌街道 1987年3月20日,成立崗頂街道辦事處,由原沙河鎮劃出石牌村組成,因位于石牌崗頂而得名。1987年8月3日,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3年,面積4.3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萬人(含非本地區戶籍人口)。轄21個社區(綠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社區、東海、石東、冠軍、龍口西、松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龍口花苑)。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石牌行政村原轄有石牌、新慶村等2個自然村,1997年4月撤村改制)。
五山街道 建于1953年,由白云區五山鎮政府改稱而成。因此地屬低山丘陵,“五山”泛指多山;另一說法為此地周圍有五個山頭環繞,中間成盆地,俗稱“五馬飲泉”,故名。2003年,面積10.59平方千米,總人口99601人,其中常住人口69601人。該街下轄12個社區(茶山、岳洲、東莞莊、華工、華農、廣工大(五山社區)、瘦狗嶺、五所、華文、農科所、白石崗、高勝)。
棠下街道 建于1997年12月,由東圃鎮劃出棠下村地區組成。2003年12月東圃鎮撤鎮設街,將棠東村劃入棠下街管轄。調整后面積7.42平方千米,總人口88006人,其中常住人口38006人。轄12個社區(棠德南、棠德北、華景西、華景東、達善、郵電、荷光東、荷光西、加拿大花園、祥龍、豐樂、天安)。轄內2個撤村改制公司:棠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棠下行政村原轄棠下、上社、新墟等3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制,組建有限公司)、棠東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999年5月,原棠東行政村撤村改制,組建有限公司)。
員村街道 建于1960年7月,當時在該地區大規模興建工業區,由東圃鎮劃出員村、程界村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5.371平方千米,總人口59124人,其中常住人口37219人。轄18個社區(二橫路、新村、絹麻、僑穎、天一莊、金蓮、華穎、怡景、員僑、程界西、程界東、東和、美林、新墟、四橫東路、四橫路、新街、昌樂園)。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石東實業有限公司(石東行政村原轄有員村、程界東村、程界西村、甲子村、譚村5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石東村撤村改制,組建石東實業有限公司)。
天園街道 建于1999年9月30日,由石牌街、員村街、棠下街、車陂街劃出部分地區,以及由東圃鎮劃出棠東村部分組成,因轄內有天河公園而得名。2003年,面積4.038平方千米,總人口64663人,其中常住人口47521人人。轄10個社區(科韻、腰崗、翠湖、華港、穗東、駿景、東成、東暉、環宇、文昌)。
獵德街道 建于1999年12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獵德村地區組成。2002年,面積3.1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萬人。轄5個社區(獵德中心、利民、遠洋明珠、譽城苑、南國花園)。轄內3個撤村(管理區)改制公司:獵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獵德行政村撤村改制)、農林實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原農林管理區建制撤銷改制。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寺右實業有限公司(1986年1月,原寺右管理建制撤銷,組建寺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
冼村街道 建于1999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冼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冼村,故名。2003年,面積4.07平方千米,總人口33890人,其中常住人口8890人。轄7個社區(冼村、楊箕東、新慶村、潭駿、跑馬地、金城、金園)。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冼村企業集團(冼村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冼村行政村原轄有冼村1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冼村撤村改制)。
元崗街道 建于2001年10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元崗行政村組建而成。因轄內有元崗村,故名。2003年,面積3.23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8000多人。轄5個社區(上元崗、下元崗、中人、南興、天源)。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元崗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元崗村撤村改制組建公司)。
黃村街道 建于2001年10月30日,由東圃鎮劃出黃村行政村組成,因轄內有黃村,故名。2003年,面積6.17平方千米,總人口48220人,其中常住人口19820人。街下轄6個社區(大觀、體委基地、江夏、天雅、荔苑、黃村西)。轄內1個撤村改制公司:黃村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黃村撤村改制組建公司)。
長興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鎮轄內的長湴村、岑村地區為基礎建成。2003年,面積13.215平方千米,總人口39138人,其中常駐人口18698人。街轄內有8個社區(長湴、科藝、興科、樂意居、天鵝、建麗、岑村、興安)、2個村委會(長湴、岑村)。2003年,在原來的6個居委會(長湴、長湴外、天鵝花苑、樂意居、岑村、岑村東)基礎上重新劃分地域設置8個社區,其中新設立4個社區(科藝、建麗、興安、興科)。
鳳凰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鎮內的漁沙坦、柯木塱村為基礎建成。因轄內有鳳凰山而得名。面積22.998平方千米,總人口28573人,其中常駐人口12753人。街轄內有4個社區(漁沙坦、鳳凰、柯木塱、高唐石)、2個村委會(漁沙坦、柯木塱)。2003年,將原來4個居委會(漁沙坦、漁沙坦外、柯木塱、柯木塱外)重新劃分地域設置4個社區。
龍洞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31日,以原沙河鎮轄內的龍洞村為基礎組成,因街內有龍洞村而得名。2003年,面積11.7平方千米,總人口約6萬人,其中常駐人口3.5萬人。轄5個社區(中南、上社、西社、育龍、綠洲)、龍洞村委會。2003年,將原來的3個居委會(龍洞、龍洞二、龍洞外)重新劃分地段調整為5個社區。
前進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東圃鎮前進村地區為基礎組成,并因此得名。2003年,面積4.9平方千米,總人口20019人,其中常駐人口約5000人。轄6個社區(石溪、宦溪、蓮溪、羊城花園、天力居、怡東)、前進村委會。
新塘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由原東圃鎮新塘、凌塘、沐陂、玉樹4個村為基礎組成,因轄區皆原屬廣州市新塘農工商公司以及有新塘村而得名。面積14.95平方千米(玉樹村于2003年1月劃歸廣州科學城管理),總人口51289人,其中常住人口10289人。轄6個社區(新塘、新園、新景、迎賓、沐陂、凌塘)、3個村委會(新塘、凌塘、沐陂)。
珠吉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東圃鎮的珠村、吉山村地區為基礎組成,并取兩村名第一字而得名。2003年,面積10.015平方千米,總人口15547人,其中常駐人口8930人。轄4個社區(珠村南、珠村北、吉山東、吉山西)、2個村委會(珠村、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