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淪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區的一部分,1942年改為漢陽特別分區。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始設陽明區,管轄兩個街道和兩個行政村。1948年5月,撤銷陽明區,將原屬街道和農村分別劃歸七星區和鐵嶺區管轄。1970年初,以東風區和愛民區各一部分區域成立前進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為陽明區。1980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準陽明區的建制。
1992年末,陽明區 位于牡丹江市城區東北部,東臨牡丹江,南抵濱綏線鐵路,西與東安區、愛民區接壤,北與郊區毗連。全境總面積17.3平方千米,下設大慶、陽明、前進3個街道?側丝8.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占98.9%;朝鮮、滿、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6%。區政府駐光華街中段路南。(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有改動)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陽明區總人口163290人,其中:陽明街道29216人,前進街道27811人,新興街道28959人,鐵嶺鎮45977人,樺林鎮31327人。
2005年,陽明區轄4個街道、2個鎮:陽明街道、前進街道、新興街道、樺林橡膠廠街道、鐵嶺鎮、樺林鎮。(根據《牡丹江市2005年代碼》整理)
陽明街道(231003001) 轄6個社區:光華社區、陽光社區、陽明社區、東華苑社區、木材社區、公園社區。
前進街道(231003002) 轄7個社區:機車東社區、蓮花、恒豐、機車西社區、二紡、華興社區、研究所社區。
新興街道(231003003) 轄8個社區、4個村委會:東苑社區、東風、天利社區、制藥社區、鎮江社區、裕民社區、東江社區、二發電社區、陽明村、鎮江村、裕民村、東江村。
樺林橡膠廠街道(231003004) 轄4個社區:東興社區、東盛社區、西文社區、西苑社區。
鐵嶺鎮(231003100) 轄5個社區、11個村委會:鐵嶺社區、色織社區、愛河社區、南山社區、青化社區、一村、二村、三村、福民村、東新村、福長村、青梅村、四道村、北岔村、葦子溝村、南岔村。
樺林鎮(231003101) 轄3個社區、6個村委會:江東社區、樺林社區、安民社區、工農村、南城子村、安民村、樺林村、臨江村、互利村。
2007年7月11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調整牡丹江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黑民區[2007]77號):經省政府批準,同意將穆棱市所轄的磨刀石鎮整建制劃歸牡丹江市陽明區管轄。2007年12月19日,《黑龍江省民政廳關于調整牡丹江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黑民區[2007]143號):同意將林口縣所轄的五林鎮整建制劃歸牡丹江市陽明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