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為芮國、大荔戎國。秦穆公二十年(公元前640年)滅芮;秦厲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滅大荔戎國,筑高壘逼臨晉國,故名臨晉。秦置臨晉縣,屬內史。又析東南部地于渭河北今西寨置懷德縣,西漢因之,與臨晉縣同屬左馮翊。王莽始建國改臨晉縣監晉縣,改懷德縣為德 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前25年)復名臨晉縣,并將德 縣廢入;建安初左馮翊治遷臨晉,十八年(213年)縣治遷今城關鎮。三國魏改左馮翊為馮翊郡。
西晉武帝改臨晉縣為大荔縣,以大荔戎國故地得名。據《同州府志》:“大荔,魏晉縣名。晉武帝以大荔戎筑城于此,因名其縣。”北魏初復名臨晉縣;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名華陰縣,同時于縣治置華州和華山郡,并析東部地于今朝邑鎮置南五泉縣;孝昌二年(526年)改華陰縣為武鄉縣,改華山郡為武鄉郡。西魏廢帝三年(554年)以北據朝坂改南五泉縣為朝邑縣,改華州為同州。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大業三年(607年)改武鄉縣為馮翊縣,改同州為馮翊郡,二縣屬之。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馮翊郡為同州,三年又分朝邑縣東部、黃河西岸地增設河濱縣;九年析馮翊縣西南地增設臨沮縣,因臨近沮水(今北洛河)得名。貞觀元年(627年)廢臨沮、河濱二縣分別入馮翊、朝邑二縣。乾元三年(760年)將朝邑縣改為河西縣并移治鹽坊,屬河中府。大歷五年(770年)復名朝邑縣。
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省馮翊縣,轄地由同州直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同州府,并復設大荔縣。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省。1929年析朝邑東部黃河灘地于大慶關(今已陷入黃河)置平民縣。1949年大荔分區由合陽遷駐大荔。1950年省平民縣屬朝邑縣,二縣屬渭南專區。1956年屬省。1958年撤銷朝邑縣并入大荔縣后成今境,屬渭南專區。1969年屬渭南地區。1994年屬渭南市。
1962年8月,全縣設23個公社,333個生產大隊、1879個生產隊。1982年,全縣設28個公社、351個生產大隊、2008個生產隊。1984年政社分設,全縣設7個鎮、20個鄉,370個行政村。1988年,移民返回庫區,大荔縣增設6個鄉。
1990年,全縣轄城關、許莊、朝邑、安仁、兩宜、羌白、官池7鎮和東七、婆合、戶家、漢村、埝橋、馮村、伯士、范家、沙底、步昌、華原、雙泉、段家、高明、八魚、下寨、蘇村、張家、西寨、石槽、趙渡、韋林、魯安、平民、雨林、迪村26鄉,8個居委會、413個行政村。
2000年,撤銷下寨鄉設立下寨鎮,撤銷馮村鄉設立馮村鎮,撤銷高明鄉設立高明鎮,撤銷雙泉鄉設立雙泉鎮,撤銷韋林鄉設立韋林鎮。調整后,大荔縣轄12個鎮、21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荔縣常住總人口706948人,其中:城關鎮57227人,許莊鎮26886人,朝邑鎮24205人,安仁鎮32285人,兩宜鎮21950人,羌白鎮34217人,官池鎮27008人,馮村鎮25686人,雙泉鎮29471人,高明鎮25774人,下寨鎮17313人,韋林鎮13115人,婆合鄉18731人,東七鄉21046人,戶家鄉18928人,漢村鄉16209人,埝橋鄉28863人,伯士鄉19251人,步昌鄉19598人,范家鄉22688人,華原鄉9585人,段家鄉25479人,八魚鄉22257人,張家鄉18737人,蘇村鄉28229人,西寨鄉17761人,石槽鄉29828人,沙底鄉14918人,迪村鄉10511人,雨林鄉7465人,趙渡鄉8742人,平民鄉7785人,魯安鄉5200人。
2001年區劃調整后,大荔縣轄13個鎮、13個鄉:城關鎮、許莊鎮、朝邑鎮、安仁鎮、兩宜鎮、羌白鎮、官池鎮、馮村鎮、雙泉鎮、高明鎮、下寨鎮、韋林鎮、范家鎮、戶家鄉、埝橋鄉、伯士鄉、步昌鄉、段家鄉、八魚鄉、張家鄉、蘇村鄉、西寨鄉、石槽鄉、沙底鄉、趙渡鄉、平民鄉。(415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荔縣常住總人口693392人,其中:城關鎮110725人,許莊鎮39860人,朝邑鎮21311人,安仁鎮31169人,兩宜鎮20572人,羌白鎮35151人,官池鎮26659人,馮村鎮25236人,雙泉鎮26875人,高明鎮24202人,下寨鎮17231人,韋林鎮22028人,范家鎮27647人,戶家鄉16740人,埝橋鄉27182人,伯士鄉15937人,步昌鄉18639人,段家鄉23469人,八魚鄉21280人,張家鄉19736人,蘇村鄉26916人,西寨鄉13368人,石槽鄉31149人,沙底鄉14342人,趙渡鄉14536人,平民鄉15109人,國營陜西荔北企業公司2437人,國營陜西沙苑企業公司1997人,國營陜西黃河企業公司1889人。
2011年,撤銷石槽鄉并入官池鎮,撤銷西寨鄉并入韋林鎮,撤銷八魚鄉并入羌白鎮,撤銷張家鄉并入下寨鎮,撤銷步昌鄉并入安仁鎮,撤銷戶家鄉并入許莊鎮,撤銷沙底鄉、伯士鄉并入朝邑鎮,撤銷蘇村鄉、趙渡鄉、平民鄉、埝橋鄉、段家鄉鄉的建制,相應設立鎮的建制。調整后,大荔縣轄18個鎮:城關鎮、兩宜鎮、馮村鎮、雙泉鎮、高明鎮、范家鎮、官池鎮、韋林鎮、羌白鎮、下寨鎮、安仁鎮、許莊鎮、朝邑鎮、埝橋鎮、段家鎮、蘇村鎮、趙渡鎮、平民鎮。
2012年末,大荔縣面積1696.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726413人,常住人口69.65萬人。2013年末,大荔縣轄18個鎮,共有26個社區、400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鎮。
2015年,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撤銷高明鎮,并入兩宜鎮;撤銷平民鎮,并入趙渡鎮。調整后,大荔縣轄1個街道、15個鎮:城關街道、兩宜鎮、馮村鎮、雙泉鎮、范家鎮、官池鎮、韋林鎮、羌白鎮、下寨鎮、安仁鎮、許莊鎮、朝邑鎮、埝橋鎮、段家鎮、蘇村鎮、趙渡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