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縣治在漢江之南,故名。三國魏置安陽縣,西晉改名安康縣,唐至德二年(757)改漢陰縣。故治在今石泉縣南石泉嘴。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移至新店(即今址)。元至元年間省為巡檢司,入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復置,屬金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屬漢中府。萬歷十一年(1583年)屬興安州。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又廢入安康縣,五十五年置漢陰廳,屬興安府。1913年罷廳設漢陰縣,屬漢中道。1928年直屬省。1949年屬安康分區。1950年屬安康專區。1958年撤銷漢陰縣并入石泉縣,1961年以原劃入區域復設漢陰縣,屬安康專區。1969年屬安康地區。2000年屬安康市。
1991年,漢陰縣面積1347平方千米,轄5區1鎮,40個鄉鎮,9個居委會、262個行政村,37個居民小組、1737個村民小組,共8.81萬戶、27.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41萬人。
1995年,漢陰縣面積1347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3鎮38鄉:城關鎮、蒲溪鎮、澗池鎮、平梁鄉、高粱鄉、紅星鄉、三河鄉、酒店鄉、藥王鄉、八廟鄉、天星鄉、太平鄉、月河鄉、鳳亭鄉、永寧鄉、小街鄉、雙乳鄉、安良鄉、龍太鄉、田禾鄉、清明寨鄉、金花鄉、水田鄉、雙河口鄉、黃龍鄉、龍埡鄉、三清鄉、鹿鳴鄉、石條街鄉、銅錢鄉、堰坪鄉、鳳江鄉、杜家埡鄉、塔嶺鄉、上七鄉、梓龍鄉、漢陽鄉、渭溪鄉、黎明鄉、雙坪鄉、天池鄉?h政府駐城關鎮。
1996年,撤銷平梁區、蒲溪區、鐵佛區、漩渦區、漢陽區等5個區公所的建制;撤銷太平鄉、月河鄉、天星鄉并入城關鎮,撤銷金花鄉、清明寨鄉并入澗池鎮,同時將三清鄉的東風、中清2個村委會劃歸澗池鎮,撤銷小街鄉、龍太鄉并入蒲溪鎮,撤銷平梁鄉、紅星鄉、高梁鄉、三河鄉合并設立平梁鎮,撤銷雙乳鄉、安良鄉合并設立雙乳鎮,撤銷水田鄉、鹿鳴鄉、三清鄉合并設立鐵佛寺鎮(除三清鄉的兩個村委會外),撤銷龍埡鄉、黃龍鄉合并設立龍埡鎮,撤銷堰坪鄉、杜家埡鄉、梓龍鄉合并設立漩渦鎮,撤銷漢陽鄉、天池鄉、黎明鄉合并設立漢陽鎮,撤銷酒店鄉設立酒店鎮,撤銷雙河口鄉設立雙河口鎮,撤銷上七鄉設立上七鎮,撤銷八廟鄉并入藥王鄉,撤銷鳳亭鄉并入永寧鄉。調整后,漢陰縣轄12個鎮、9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漢陰縣常住總人口240359人,其中:城關鎮57700人,澗池鎮20698人,蒲溪鎮17721人,平梁鎮24153人,雙乳鎮11176人,鐵佛寺鎮8855人,龍埡鎮9643人,漩渦鎮17352人,漢陽鎮10351人,酒店鎮5371人,雙河口鎮4585人,上七鎮3756人,永寧鄉12327人,藥王鄉8856人,石條街鄉2427人,銅錢鄉1479人,田禾鄉4315人,鳳江鄉5788人,塔嶺鄉2801人,渭溪鄉6240人,雙坪鄉4765人。
2000年,藥王鄉更名為觀音河鄉。2001年區劃調整后,漢陰縣轄12個鎮、6個鄉:城關鎮、澗池鎮、蒲溪鎮、平梁鎮、雙乳鎮、鐵佛寺鎮、龍埡鎮、漩渦鎮、漢陽鎮、酒店鎮、雙河口鎮、上七鎮、永寧鄉、觀音河鄉、石條街鄉、銅錢鄉、田禾鄉、雙坪鄉。2004年末,全縣總人口287764人。(182個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漢陰縣常住總人口246147人,其中:城關鎮66926人,澗池鎮21048人,蒲溪鎮18898人,平梁鎮23379人,雙乳鎮11950人,鐵佛寺鎮9097人,龍埡鎮8956人,漩渦鎮24609人,漢陽鎮16072人,酒店鎮4858人,雙河口鎮4039人,上七鎮3667人,永寧鄉13311人,觀音河鄉7292人,石條街鄉2186人,銅錢鄉1299人,田禾鄉4232人,雙坪鄉4328人。
2011年,撤銷永寧鄉并入澗池鎮,撤銷田禾鄉并入蒲溪鎮,撤銷銅錢鄉、石條街鄉并入鐵佛寺鎮,撤銷觀音河鄉設立觀音河鎮,撤銷雙坪鄉設立雙坪鎮。調整后,漢陰縣轄14個鎮:城關鎮、澗池鎮、蒲溪鎮、平梁鎮、雙乳鎮、鐵佛寺鎮、龍埡鎮、漩渦鎮、漢陽鎮、酒店鎮、雙河口鎮、上七鎮、觀音河鎮、雙坪鎮。
2012年末,漢陰縣面積1365.0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08872人,常住人口24.65萬人。2013年末,漢陰縣轄14個鎮,共有8個社區、17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鎮。
2015年,撤銷酒店鎮,并入平梁鎮;撤銷上七鎮,并入漩渦鎮;撤銷雙坪鎮,并入漢陽鎮;撤銷龍埡鎮,并入雙河口鎮。調整后,漢陰縣轄10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