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嘉義縣本是原住民平埔族的集中地,地名“諸羅山”(或作“豬羅山”)。后清廷取“嘉其忠義”之旨,將諸羅改名嘉義,沿用至今。
1945年10月臺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并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嘉義市管轄區域:東為新東區紅毛埤,位于東經120°30′20″;西為新北區竹子腳,位于東經120°23′7″;南為新南區下路口,位于北緯23°26′40″;北為新北區后湖,位于北緯23°25′18″。本市四周東與竹崎、番路二鄉為鄰,西接太保鄉,南與水上鄉毗連,北與民雄鄉為界。面積為55.9317平方千米,人口75224人。管轄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八獎、竹園、北鎮、東山等8區。市政府設于嘉義市。
1950年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其中臺南縣合嘉義市,分為臺南、嘉義、云林三縣。嘉義縣轄嘉義市及嘉義、東石二區,計1市(6區)16鄉鎮,494123人,面積1951.3945平方千米。縣政府設于嘉義市! 〖瘟x縣:管轄嘉義市,及樸子、布袋、大林、新東、新西、新南、新北、等7鎮,及民雄、溪口、新港、六腳、東石、義竹、中埔、番路、鹿草、太保、水上、竹崎、梅山、大埔、吳鳳等15鄉,合計1市22鄉鎮。本縣東為吳鳳鄉玉山,位于東經120°56′17″;西為東石鄉塭港,位于東經120°8′11″;南為大埔鄉南端,位于北緯23°13′5″;北為大林鎮北勢,位于北緯23°38′1″;中心位置為新港鄉菜公厝,位于東經120°32′50″,北緯23°27′58″。本縣東接南投、高雄二縣,西臨臺灣海峽,與澎湖群島遙遙相望,南與臺南縣毗連,北鄰臺南縣。
1952年10月1日,義竹鄉的松華、梅華、南竹3村劃歸樸子鎮。1959年,鹿草鄉的梅埔村劃歸太保鄉。1962年10月1日,義竹鄉之梅華、松華、南竹等三村劃入樸子鎮,仍維持原村名。
1982年6月24日,嘉義縣嘉義市改制為省轄市。1992年9月10日,樸子鎮改制為縣轄市樸子市。1989年3月1日,吳鳳鄉更名為阿里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