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園街道 辦事處駐文富北路66號,人口5.56萬人,面積1.11平方千米,轄16個社區:愛民、清泉、松泉、富民、泉園、親工里、泉富、柳唐、教工、龍孤里、匯泉、萬泉、黃金、干休所、文富、中科院。
豐樂街道 辦事處駐文化東路39巷7-1號,人口4.43萬人,面積5.19平方千米,轄13個社區:長青、豐樂、天壇、文薈、天河、長虹、金豐、溪林、青陽、萬科、汽造、沈水、和泰。
南塔街道 辦事處駐南塔街52-2號,人口4.75萬人,面積3.6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薈萃、翠塔、柳河、塔東、塔西、塔北、塔園、南塔、萃苑、文萃。
馬官橋街道 辦事處駐東陵東路92號,人口3.17萬人,面積23.12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東大營、福陵、農大、農科院、前陵、后陵。
輝山街道 辦事處駐輝山街18-2號,人口1.21萬人,面積41.28平方千米,轄6個社區:馮道、花山、二洼、三洼、仲官、達連。
(其它鄉鎮資料待收集)(本站根據“遼寧地名信息網”資料整理,估計為2002年左右統計數據)
2002年初,沈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將沈陽市東陵區前進鄉的朱爾屯村、木匠屯村2個自然村劃歸大東區文官街道。
2002年12月13日,遼政[2002]323號批復:
1.撤銷東陵鄉,設立東陵街道辦事處。將汪家鎮所轄的三家子、汪家南、汪家北、干河子、下伯官、上伯官、大深井子、小深井子、大甸子、小甸子、豐樂11個村(區域面積39.67平方千米)劃入東陵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東陵街道辦事處駐地東陵路34號,區域面積60.30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15個社區,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2.撤銷英達鎮,設立英達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英達街道辦事處駐地榆林大街28號,轄7個村委會、6個社區,實行街道管制體制。
3.撤銷前進鄉,設立前進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前進街道辦事處駐地楊官村,轄9個村委會、7個社區,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4.撤銷汪家鎮、古城子鎮,合并設立東湖街道辦事處。將原汪家鎮所轄的楊官、萬家、李巴彥、王家灣、東港子、劉付屯、石廟子、養竹8個村委會(區域面積17平方千米),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水家、牛相、羅官、古城子、麥子屯5個村委會(區域面積21平方千米)合并設立東湖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東湖街道辦事處駐地楊官村,區域面積38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5.調整深井子鎮的行政區域。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高力堡子、施家寨、王寶石寨、王起寨、南井、收兵臺6個村(區域面積19.61平方千米)劃入深井子鎮。區劃調整后,深井子鎮政府駐地(深井子社區居委會)不變,區域面積87平方千米,轄26個村委會、3個社區。
6.調整李相鎮的行政區域。將原古城子鎮所轄的永安、保和、孫家寨、上水泉、下水泉、元科、南嶺7個村委會(區域面積21.8平方千米)劃入李相鎮。區劃調整后,李相鎮政府駐地(后李相村)不變,區域面積85.68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
7.撤銷五三鄉,設立五三街道辦事處并調整其行政區域。以原五三鄉所轄渾河堡、五里臺、糖場子、營盤、孤家子、朝鮮、張官、營盤朝鮮、鐵匠屯、東黃泥坎、西黃泥坎、教場12個村委會及西合、煤工、505、機修、精神病院、83泵站、渾河堡、糖場子、營盤一、營盤二、東黃泥坎、孤家子、鐵匠、農機實驗廠14個社區委員會,重新設立五三街道辦事處,駐地南塔街90號,區域面積26平方千米,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8.調整南塔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將原五三鄉所轄的張沙布、南大甸子、后桑林子、前桑林子、營城子5個村委會(區域面積14.69平方千米)劃入南塔街道辦事處。南塔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駐地不變,區域面積19.87平方千米,轄5個村委會、10個社區,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9.撤銷長白鄉,設立長白街道辦事處。區劃調整后,長白街道辦事處駐地沙崗子村,區域面積15.91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4個社區,實行街道管村體制。
至此,東陵區轄11個街道、6個鎮、1個鄉、2個民族鄉:南塔街道、泉園街道、馬關橋街道、豐樂街道、輝山街道、東陵街道、英達街道、前進街道、東湖街道、五三街道、長白街道、桃仙鎮、高坎鎮、祝家屯鎮、深井子鎮、李相鎮、白塔鎮、王濱溝鄉、滿堂滿族鄉、渾河站朝鮮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