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因河得名。十八世紀前為過渡牧場,清代是綏來縣(瑪納斯)西邊的一個村鎮,蘆葦叢生,人煙稀少,F在石河子有稱為“老街”的地方,即當年的石河子,是大路邊的驛站。解放前,石河子附近聚居的人家只有20多戶,四周全是戈壁灘,因村邊有一條布滿碎石的干河床,故取名石河子。1917年謝彬《新疆游記》:“石河子,店鋪民居二十余家,為綏來鄉鎮第一。”此處原有一條瑪納斯河的岔流,枯水期河床裸露,石河子由此得名。
1950年2月,王震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開始在這里開墾建城。1953年以后成為兵團農八師的墾區中心,也是新疆解放后在萬古荒原上軍墾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城市。1971年正式設石河子市,為自治區直轄市。
1975年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撤銷,設立石河子地區(6月)、石河子市(1976年1月),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轄。石河子地區機關駐石河子市。【1976年在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領導機關和兵團工二師、農八師、石河子管理處、政治干校、醫專等6個師以上單位所在地設立石河子市,并成立石河子地區,時轄石河子市、瑪納斯縣、沙灣縣。1978年改石河子地區為石河子市,同時將瑪納斯縣,沙灣縣析出!
1979年石河子地區撤銷,保留石河子市;先后成立石河子農工聯合企業,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機關駐石河子市。1984年9月28日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決定農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政企分設的體制。1985年6月,正式成立市人民政府。
1997年,石河子市面積460平方千米,人口55.3萬,其中漢族占95%,轄向陽、老街、紅山、新城、東城5個街道和石河子鄉。境內有石河子總場、152團、新疆農墾科學院試驗場、石河子大學試驗場4個農場。市政府駐向陽街道。(根據《中國政區大典》)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河子市常住總人口590115人(包括兵團等),其中:新城街道41018人、向陽街道51825人、紅山街道50042人、老街街道69038人、東城街道9601人、北泉鎮52011人、石河子鄉21877人、兵團152團3473人、炮臺兵團121團22540人、東野地兵團122團17724人、紅光集兵團132團11167人、西野地兵團133團13908人、下野地兵團134團15688人、沙門子兵團135團8531人、小拐兵團136團9804人、北野地兵團141團12328人、新安集兵團142團30110人、花園兵團143團34025人、鐘家莊兵團144團16909人、十戶灘兵團147團17471人、莫索灣兵團148團30827人、東古城兵團149團17967人、西古城兵團150團19005人、紫泥泉兵團151團4877人、南山煤礦4823人、南山水泥廠3526人。
2003年,全市總面積456.84平方千米,總人口622671人。轄5街道1鎮1鄉:向陽、老街、紅山、新城、東城5個街道和北泉鎮、石河子鄉。市政府駐市區北三路。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河子市常住總人口380130人,其中:新城街道49387人,向陽街道64435人,紅山街道66778人,老街街道71881人,東城街道53511人,北泉鎮39631人,石河子鄉31302人,兵團一五二團3205人。
2013年,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3]224號)批準同意撤銷石河子鄉,設立石河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