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為夜郎國,并置夜郎縣。明萬歷三十年(1602)置安順軍民府。1914年改安順縣,1958年改設安順市。1962年撤銷安順市,恢復安順縣。
1966年,設立安順市,以安順縣的城關鎮為其行政區域。1990年,撤銷原安順市和安順縣建制,設立新的安順市(縣級),以原安順市、安順縣的行政區域為其的行政區域,仍由安順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96年,安順市面積1704.5平方千米,人口約71.1萬人,轄6個街道、10個鎮、7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南街街道、東關街道、華西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道、北街街道、龍宮鎮、寧谷鎮、雙堡鎮、舊州鎮、大西橋鎮、七眼橋鎮、轎子山鎮、蔡官鎮、幺鋪鎮、宋旗鎮、新場布依族苗族鄉、雞場布依族苗族鄉、巖臘苗族布依族鄉、楊武布依族苗族鄉、黃臘布依族苗族鄉、劉官鄉、東屯鄉。市政府駐塔山路。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安順地區和縣級安順市,設立地級安順市。安順市設立西秀區,以原縣級安順市的行政區域為西秀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塔山西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秀區常住總人口767307人,其中:南街街道19356人,東街街道18106人,西街街道19091人,北街街道21631人,東關街道76853人,華西街道66317人,宋旗鎮21642人,幺鋪鎮50571人,寧谷鎮36354人,龍宮鎮22178人,雙堡鎮30614人,大西橋鎮34661人,七眼橋鎮49465人,蔡官鎮48770人,轎子山鎮45471人,舊州鎮34893人,新場布依族苗族鄉13913人,巖臘苗族布依族鄉16589人,雞場布依族苗族鄉15427人,楊武布依族苗族鄉22732人,東屯鄉24134人,黃臘布依族苗族鄉14843人,劉官鄉13498人,經濟技術開發區50198人。
2003年末,西秀區總人口82.3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69萬人,占人口總數的27.54%。轄6個街道、10個鎮、7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498個村委會、55個居委會。
2007年末,西秀區總面積1710平方千米,總人口84.6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8萬人,非農業人口23.19萬人,轄7個街道、10個鎮、7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498個行政村、57個居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秀區常住總人口765399人,其中:南街街道20946人,東街街道17472人,西街街道20566人,北街街道26774人,東關街道94238人,華西街道79849人,西航街道77191人,宋旗鎮18601人,幺鋪鎮44703人,寧谷鎮33305人,龍宮鎮18453人,雙堡鎮25262人,大西橋鎮32701人,七眼橋鎮42070人,蔡官鎮45580人,轎子山鎮39551人,舊州鎮27724人,新場布依族苗族鄉11073人,巖臘苗族布依族鄉14195人,雞場布依族苗族鄉12867人,楊武布依族苗族鄉17115人,東屯鄉24121人,黃臘布依族苗族鄉10408人,劉官鄉10634人。2010年末,西秀區常住人口76.63萬人。
2011年末,西秀區面積15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5.95萬人,戶籍人口87.5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5.77萬人,非農業人口22萬人,轄6個街道、8個鎮、7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41個居委會、414個行政村。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1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萬人,轄幺鋪鎮、宋旗鎮和西航街道,共100個村(居)。
【2012年12月31日,龍宮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為安順市政府的派出機構,代管龍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