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安宜鎮位于寶應縣西北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面積141.35平方千米,人口126000人(2009年)。轄23個社區、18個行政村。淮江公路與金鹽公路在境內交會,京杭大運河通航。名勝古跡有縱棹園、八寶亭、翦沐公閣、大成殿、泰山殿、寧國寺、一宿庵、明朝縣治白國鋪,明初巡檢司所在地槐樓閣,清康熙四十二年狀元王式丹墓等。
【沿革】1955年設城鎮,1958年劃歸沿河公社,1959年復置城鎮;1966年興建寶應船閘,城區向東推進到蘇中路,北至二里干渠,南達寶射河,面積超過4平方千米;1992年城東興建開發區,城區面積擴大至10平方千米。1961年從城鎮公社劃出設置城郊公社,1983年改城郊鄉。1964年建中港公社,1983年改中港鄉。原沿河鎮1949年屬劉堡區,1958年為沿河鄉,同年改沿河公社,1983年改鄉,?年撤鄉設鎮。
1996年,城鎮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10.5萬人,轄北港、鐵橋2個行政村和東門、公園、城中、革新、下河、羅巷、新民、安宜、學墩、西門、北門、牌樓、新村、桃園、五條街、發展、畫川、西街、蘇中新村、太山新村、太山東村、蓮花新村、東郊、龍揚24個居委會;城郊鄉面積34.5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南郊、東升、城東、邰家、太河、七里、紅日、三里、金灣、馬蕩、葫蘆橋、花莊、擁軍、晏壩、齊心、愛民16個行政村,寶應經濟開發區在境內;中港鄉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西郊、西港、南港、北閘、南閘、槐樓、西劉堡、鄭灣、金湖漁業9個行政村;沿河鄉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南窯、鄭河、劉堡、馬莊、翻身、雍橋、賈橋、唐橋、陳家、潘橋、劉莊、馮蕩、許莊、官溝、郭莊、老鴉莊、蓮花、船閘、三國、白田、蔣灣21個行政村。
2000年,原城鎮、城郊鄉、中港鄉合并設立安宜鎮,面積104平方千米。2003年,安宜鎮轄閘北、羅巷、劉溝、東門、學墩、城中、安宜、畫川、牌樓、桃園、蘇中、安民、泰山東村、白田、大橋、鐵橋、東升、世紀園、齊心、三里20個社區和花莊、北港、西郊、西港、北閘、南閘、西劉堡、金湖漁業8個行政村;開發區管委會管理七里、金灣2個行政村;沿河鎮轄南窯居委會和鄭河、劉堡、賈橋、陳家、潘橋、劉莊、官溝、郭莊、船閘、三團、白田11個行政村。2005年10月,沿河鎮與安宜鎮合并設立新的安宜鎮,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19.95萬人,轄2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1023100:~001 121閘北社區 ~002 121羅巷社區 ~003 121劉溝社區 ~004 121東門社區 ~005 121學墩社區 ~006 121城中社區 ~007 121安宜社區 ~008 121畫川社區 ~009 121牌樓社區 ~010 121桃園社區 ~011 121蘇中社區 ~012 121安民社區 ~013 121泰山東村社區 ~014 121白田社區 ~015 122大橋社區 ~016 121鐵橋社區 ~017 121東升社區 ~018 121世紀園社區 ~019 122齊心社區 ~020 122三里社區 ~021 122南窯社區 ~022 121南園社區 ~023 122花莊社區 ~201 122北港村 ~202 220西郊村 ~203 122西港村 ~204 122北閘村 ~205 220南閘村 ~206 220西劉堡村 ~207 220金湖漁業村 ~208 122鄭河村 ~209 220劉堡村 ~210 220賈橋村 ~211 220陳家村 ~212 220潘橋村 ~213 220劉莊村 ~214 220官溝村 ~215 122郭莊村 ~216 122船閘村 ~217 122三團村 ~218 122白田村
【開發區管委會】轄2個社區。[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1023400:~001 121七里社區 ~002 122金灣社區
【北港村】面積1930畝,轄7個村民小組,2279人(2008年)。
【西郊村】面積4平方千米,轄6個村民小組,9個自然村莊,513戶、1896人(2008年)。
【金湖漁業村】面積11030畝,其中水面面積9830畝,轄8個村民小組,475戶、1475人(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