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據《讀史方輿紀要》本為元代李店,李、禮音近,明改為禮縣。秦時縣東北屬隴西郡西縣,西晉廢西縣,北魏置蘭倉縣,西魏改漢陽縣,隋廢漢陽縣置潭水縣,唐廢潭水縣。北宋置大潭、長道2縣,元初為李店文州軍民元帥府。明成化九年(1473)置禮縣。1958年與西和縣合并為西禮縣,1962年恢復禮縣。
1996年,禮縣面積4300平方千米,人口約48.6萬人。轄2個鎮、33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鹽官鎮、寬川鄉、永興鄉、祁山鄉、馬河鄉、紅河鄉、喬川鄉、草壩鄉、白關堡回族鄉、永坪鄉、固城鄉、崖城鄉、羅壩鄉、湫山鄉、石橋鄉、洮坪鄉、上坪鄉、陽坡鄉、燕河鄉、江口鄉、雷王鄉、龍林鄉、中壩鄉、白關鄉、太塘鄉、沙金鄉、白河鄉、銓水鄉、橋頭鄉、草坪鄉、雷壩鄉、王壩鄉、肖良鄉、三峪鄉、灘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禮縣常住總人口483449人,其中:城關鎮21563人,鹽官鎮31403人,寬川鄉22804人,永興鄉26145人,祁山鄉16741人,馬河鄉10839人,紅河鄉9940人,喬川鄉12187人,草壩鄉11217人,民族鄉5085人,永坪鄉21128人,固城鄉12828人,崖城鄉11618人,羅壩鄉12042人,湫山鄉12097人,石橋鄉23307人,洮坪鄉14756人,上坪鄉7436人,陽坡鄉10226人,燕河鄉20152人,江口鄉9239人,雷王鄉11690人,龍林鄉16214人,中壩鄉14687人,白關鄉13480人,太塘鄉10883人,沙金鄉7898人,白河鄉12767人,銓水鄉6414人,橋頭鄉13374人,草坪鄉8225人,雷壩鄉9755人,王壩鄉10876人,肖良鄉7507人,三峪鄉5618人,灘坪鄉11308人。
2008年末,禮縣總面積4299.9平方千米。農村人口9.90萬戶48.54萬人。轄4個鎮、2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鹽官鎮、石橋鎮、白河鎮、寬川鄉、永興鄉、祁山鄉、馬河鄉、紅河鄉、永坪鄉、固城鄉、崖城鄉、羅壩鄉、湫山鄉、洮坪鄉、上坪鄉、江口鄉、雷王鄉、龍林鄉、中壩鄉、白關堡回族鄉、沙金鄉、橋頭鄉、草坪鄉、雷壩鄉、王壩鄉、肖良鄉、三峪鄉、灘坪鄉。共有568個行政村,2607個村民小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禮縣常住總人口458237人,其中:城關鎮58300人,鹽官鎮44954人,石橋鎮29050人,白河鎮18077人,寬川鄉27438人,永興鄉22079人,祁山鄉14945人,馬河鄉10497人,紅河鄉11942人,永坪鄉18279人,固城鄉11096人,崖城鄉10267人,羅壩鄉9374人,湫山鄉10310人,洮坪鄉12601人,上坪鄉5667人,江口鄉8363人,雷王鄉11143人,龍林鄉18148人,中壩鄉16160人,白關鄉18129人,沙金鄉7558人,橋頭鄉12649人,草坪鄉7772人,雷壩鄉9217人,王壩鄉10216人,肖良鄉7214人,三峪鄉5593人,灘坪鄉11199人。
2014年,城關鎮、鹽官鎮、白河鎮被列為全國重點鎮。同年,撤銷紅河鄉、寬川鄉、祁山鄉、永興鄉、永坪鄉、中壩鄉,設立紅河鎮、寬川鎮、祁山鎮、永興鎮、永坪鎮、中壩鎮。調整后,全縣轄10個鎮、1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鹽官鎮、石橋鎮、白河鎮、紅河鎮、寬川鎮、祁山鎮、永興鎮、永坪鎮、中壩鎮、馬河鄉、固城鄉、崖城鄉、羅壩鄉、湫山鄉、洮坪鄉、上坪鄉、江口鄉、雷王鄉、龍林鄉、白關堡回族鄉、沙金鄉、橋頭鄉、草坪鄉、雷壩鄉、王壩鄉、肖良鄉、三峪鄉、灘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距省會蘭州354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