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縣境屬晉地,筑有臨邑城。《左傳·哀公四年》中“趙稷奔臨”即此。戰國初,北部屬中山國房子轄域,南部為趙國屬地。西漢置房子縣(縣治在高邑縣境內倉房村),屬恒山郡;東漢建武十七年,縣隨郡并入中山國,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轄房子縣。
三國魏太和六年封趙國,房子為趙國都。唐天寶元年(742年)始于此置臨城縣,并將縣治遷至今址,據《元和郡縣志》載:“以縣西南十里有臨城——因改名焉。”至德二年,朱全忠晉封魏王,臨城縣因避朱全忠父親名諱,復名房子縣。五代后唐時,房子縣又更名臨城縣,仍屬趙州。
宋熙寧六年(1073年),隆平縣降為隆平鎮,并入臨城縣。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隆平縣。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金、元、明、清臨城均屬趙州。民國2年,臨城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28年,臨城歸屬河北省。1958年并入內邱縣。1962年復置臨城縣。
1996年,面積797平方千米,人口約18.5萬人。轄2個鎮、6個鄉:東鎮鎮、臨城鎮、郝莊鄉、趙莊鄉、黑城鄉、西豎鄉、鴨鴿營鄉、石城鄉。縣政府駐臨城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臨城縣常住總人口191355人,其中:臨城鎮54464人,東鎮鎮23742人,黑城鄉26159人,鴨鴿營鄉28992人,西豎鄉16429人,石城鄉9925人,郝莊鄉14121人,趙莊鄉17523人。
2004年,西豎、郝莊2鄉撤鄉設鎮。調整后,全縣轄4個鎮、4個鄉:臨城鎮、東鎮鎮、西豎鎮、郝莊鎮、黑城鄉、鴨鴿營鄉、石城鄉、趙莊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臨城縣常住總人口204086人,其中:臨城鎮64247人,東鎮鎮25652人,西豎鎮17848人,郝莊鎮13061人,黑城鄉25548人,鴨鴿營鄉29247人,石城鄉10714人,趙莊鄉177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