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置北鎮,明昌四年(1193年)以北鎮并曲陽縣西北境置阜平縣。據《河北省縣名考原》云:“境內多山,治所適當平坦,縣或以此名”,此地宋代曾設寨,金又置鎮,向為軍事要地,阜為“興旺昌盛”之意。
1953年7月21日,華北行政委員會批準將山西省繁峙縣第二區所轄的南莊旺、壽長寺、銀河、老爺廟4個行政村(共18個自然村)劃歸河北省阜平縣。
1958年5月15日,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阜平縣原三官鄉(與岔河鄉合并前所轄區域)劃歸靈壽縣。
1996年,阜平縣面積2480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轄4個鎮、9個鄉:城關鎮、平陽鎮、龍泉關鎮、城南莊鎮、王林口鄉、臺峪鄉、大臺鄉、史家寨鄉、東下關鄉、下莊鄉、吳王口鄉、北果園鄉、砂窩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阜平縣常住總人口192950人,其中:阜平鎮46937人,龍泉關鎮7157人,平陽鎮23564人,城南莊鎮19428人,東下關鄉9529人,王林口鄉16728人,臺峪鄉7313人,大臺鄉11735人,史家寨鄉8480人,砂窩鄉10718人,吳王口鄉5956人,下莊鄉5505人,北果園鄉19900人。
2002年,全縣面積2480平方千米,人口約28.52萬人。轄4個鎮、9個鄉,1個社區、20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阜平鎮北街。
2009年,撤銷東下關鄉,設立天生橋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阜平縣常住總人口205299人,其中:阜平鎮59217人,龍泉關鎮7394人,平陽鎮24036人,城南莊鎮20812人,天生橋鎮9151人,王林口鄉18781人,臺峪鄉6718人,大臺鄉10975人,史家寨鄉8393人,砂窩鄉10323人,吳王口鄉4276人,夏莊鄉4638人,北果元鄉20585人。
2013年,撤銷王林口鄉,設立王林口鎮。至此,全縣轄6個鎮、7個鄉:阜平鎮、龍泉關鎮、平陽鎮、城南莊鎮、東下關鄉、王林口鄉、臺峪鄉、大臺鄉、史家寨鄉、砂窩鄉、吳王口鄉、下莊鄉、北果元鄉。縣政府駐阜平鎮北街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