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溝區位于市區東北部。面積127.7平方千米,人口12萬,有漢、維吾爾、回、滿、哈薩克、蒙古等2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82.6%。6個街道:水磨溝街道、南湖街道、六道灣街道、新民路街道、葦湖梁街道、八道灣街道。
水磨溝街道 1963年設置。位于市區東北約5千米處。面積14.7平方千米,人口3.9萬,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等民族,以漢族為多。有溫泉西路、溫泉東路、水磨溝路,轄南山、溫泉西路、花苑3個居委會和3個家委會。
南湖街道 1997年設置。位于市區東北部。面積5.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南湖安居一小區、河灘北路兩個居委會和4個家委會。境內設有全市最大的建材裝飾批發市場—華凌市場和南湖安居一小區、安居二小區、廣匯時代新城小區。
六道灣街道 1960年設置。位于市區東北部。1997年,面積25.5平方千米,人口2.95萬,有漢、維吾爾、回、滿等22個民族,其中漢族占64.1%,轄西虹東路居委會和5個家委會。
新民路街道 1960年為六道灣公社,1962年改街道,1987年更名新民路街道。位于市區東北部。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12個居委會(按序數命名)。駐有新疆教育學院、輕工業學校等百余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境內有通往七道灣鄉、阜康縣的便道,沿途設有駱駝場、車馬店等。
葦湖梁街道 1960年成立葦湖梁街道。位于市區以北。面積18.1平方千米,人口1.9萬,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等民族,以漢族為多。轄葦湖梁個居委會和6個家委會。境內駐有地質局測繪大隊、煤礦、發電廠、化工廠、第一造紙廠、地質局機械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等單位。轄區工業主要以采煤為主。
八道灣街道 1950~1958年為八道灣工礦區,1959年更名八道灣鎮,1960成立街道。文化大革命期間與葦湖梁街道合并,1987年重設八道灣街道。位于市區東北部。面積44.7平方千米,人口1萬,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蒙古、苗等民族,以漢族為多。轄6個家委會。
(本頁根據《中國政區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