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江橋鎮位于攸縣西北部。面積160.64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2005年)。轄石牛頭、學堂坪、仙石、杉嶺下、廟灣、鐵爐塘、皮沖、增佳臺、皮家如、嚴湖、良源、河源、新田、盆上、爛木塘、王佳久、高潮、陽家臺、高峰、田峰、雙峰、明月、新橋、安山、栗山、桐山、雙富、中華、和平、團倉、頭度、塘陂、新江、雙江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丫江橋,距縣城34千米。
【沿革】發源于嚴仙嶺的兩股溪流,在此地匯合,形成“丫”形,前人于此架有兩座石橋,故名丫江橋。1950年屬丫江鄉(1956年更名丫江橋鄉)、大橋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屬丫江橋公社、大橋公社,1984年屬丫江橋鄉(1995年撤鄉建鎮)、大橋鄉。1996年,丫江橋鎮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政府駐堆塘,轄陽家臺、石牛頭、學堂坪、仙石、杉嶺下、廟灣、鐵爐塘、皮沖、增佳臺、嚴湖、良源、河源、盆上、爛木塘、王佳久、雙江、高潮、皮佳如、新田19個行政村和夏家場居委會;大橋鄉面積65平方千米,人口1.5萬,鄉政府駐大橋,轄新江、頭度、田峰、明月、安山、桐山、中華、團滄、塘陂、高峰、雙峰、新橋、栗山、雙富、和平15個行政村。
2004年,丫江橋鎮轄雙江居委會和石牛頭、學堂坪、仙石、杉嶺下、廟灣、鐵爐塘、皮沖、增家臺、皮家如、嚴湖、涼源、河源、新田、盆上、爛木塘、王佳久、高潮、雙江、陽家臺19個行政村,大橋鄉轄高峰、田峰、雙峰、明月、新橋、安山、栗山、桐山、雙富、中華、和平、團倉、頭度、塘陂、新江15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大橋鄉,并入丫江橋鎮。2006年轄雙江居委會和石牛頭、學堂坪、仙石、杉嶺下、廟灣、鐵爐塘、皮沖、增佳臺、皮家如、嚴湖、良源、河源、新田、盆上、爛木塘、王佳久、高潮、陽家臺、高峰、田峰、雙峰、明月、新橋、安山、栗山、桐山、雙富、中華、和平、團倉、頭度、塘陂、新江33個行政村。
【郵編】412305【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23120:~201 220石牛頭村 ~202 220學堂坪村 ~203 220仙石村 ~204 122杉嶺下村 ~205 122廟灣村 ~206 220鐵爐塘村 ~207 220皮沖村 ~208 220增佳臺村 ~209 220皮家如村 ~210 220嚴湖村 ~211 220良源村 ~212 220河源村 ~213 220新田村 ~214 220盆上村 ~215 220爛木塘村 ~216 122王佳久村 ~217 122高潮村 ~218 220陽佳臺村 ~219 220高峰村 ~220 220田峰村 ~221 220雙峰村 ~222 220明月村 ~223 220新橋村 ~224 220安山村 ~225 220栗山村 ~226 220桐山村 ~227 220雙富村 ~228 220中華村 ~229 220和平村 ~230 220團倉村 ~231 220頭度村 ~232 220塘陂村 ~233 220新江村 ~234 121雙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