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年(1681)設置木蘭圍場,為皇帝進行軍事、政治活動和行圍狩措之處。光緒二年(1876年)設圍場廳,1913年改設圍場縣。廳、縣均因木蘭圍場得名。1989年更名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1997年,面積9219.7平方千米,人口約50.3萬人,其中滿、蒙、回等少數民族25.1萬。轄5鎮32鄉:圍場鎮、半截塔鎮、克勒溝鎮、棋盤山鎮、四合永鎮、寶元棧鄉、朝陽地鄉、朝陽灣鄉、城子鄉、大喚起鄉、大頭山鄉、道壩子鄉、廣發永鄉、郭家灣鄉、哈里哈鄉、黃土坎鄉、姜家店鄉、藍旗卡倫鄉、老窩鋪鄉、龍頭山鄉、南山咀鄉、牌樓鄉、三義永鄉、山灣子鄉、石桌子鄉、四道溝鄉、西龍頭鄉、下伙房鄉、新地鄉、新撥鄉、燕格柏鄉、楊家灣鄉、腰站鄉、銀窩溝鄉、育太和鄉、御道口鄉、張家灣鄉。
?年,朝陽地鄉撤鄉設鎮。2000年4月,朝陽灣鄉撤鄉設鎮。調整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轄7個鎮、30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451994人,其中:圍場鎮59097人,四合永鎮24729人,克勒溝鎮17411人,棋盤山鎮20857人,半截塔鎮10534人,朝陽地鎮16624人,朝陽灣鎮17807人,道壩子鄉9006人,龍頭山鄉10479人,腰站鄉20819人,黃土坎鄉13050人,四道溝鄉7398人,蘭旗卡倫鄉10152人,銀窩溝鄉15909人,新地鄉16857人,廣發永鄉9343人,育太和鄉7159人,郭家灣鄉10461人,楊家灣鄉10445人,大喚起鄉9184人,哈里哈鄉9755人,新撥鄉14189人,張家灣鄉4571人,寶元棧鄉9422人,山灣子鄉9410人,三義永鄉8974人,姜家店鄉7363人,下伙房鄉7946人,燕格柏鄉5592人,牌樓鄉8973人,城子鄉11073人,老窩鋪鄉3129人,御道口鄉4345人,石桌子鄉5858人,大頭山鄉10388人,南山嘴鄉4238人,西龍頭鄉4421人,塞罕壩機械林場1619人,國營御道口牧場3407人。
2002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面積9062平方千米,人口約51.45萬人。轄7個鎮、30個鄉,8個社區、312個行政村?h政府駐圍場鎮欄中路100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常住總人口421400人,其中:圍場鎮89544人,四合永鎮24342人,克勒溝鎮14740人,棋盤山鎮17864人,半截塔鎮9542人,朝陽地鎮13773人,朝陽灣鎮15155人,道壩子鄉7448人,龍頭山鄉8823人,腰站鄉17888人,黃土坎鄉10531人,四道溝鄉6174人,蘭旗卡倫鄉9767人,銀窩溝鄉13042人,新地鄉17135人,廣發永鄉8308人,育太和鄉5950人,郭家灣鄉8331人,楊家灣鄉8045人,大喚起鄉7131人,哈里哈鄉7860人,新撥鄉12396人,張家灣鄉4031人,寶元棧鄉7338人,山灣子鄉8155人,三義永鄉6943人,姜家店鄉6188人,下伙房鄉6126人,燕格柏鄉3971人,牌樓鄉6390人,城子鄉8031人,老窩鋪鄉2677人,御道口鄉3747人,石桌子鄉4437人,大頭山鄉8060人,南山嘴鄉3336人,西龍頭鄉3617人,塞罕壩機械林場鎮1356人,國營御道口牧場鄉3208人。
2013年,腰站鄉撤鄉設鎮(冀民函[2013]254號)。調整后,全縣轄8個鎮、29個鄉。